正文 |
上周大宗交易平台依然出现了控股股东大幅减持的态势,说明了股价的涨升,让拥有产业投资经验的控股股东也感受到浓浓的泡沫味道。他们在目前价位抛出,等过一段时间泡沫破灭之后,仍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回来,做个差价又如何?而且,在未来估值回归之后,再度增持,反而有利于稳定股价。所以,控股股东在近期的减持,其实也为未来A股的稳定提供了相对充沛的现金。
令人注意的是,上周大宗交易平台出现蓝筹股筹码再度转手的态势,比如说工商银行、民生银行等银行股,贵州茅台等具有中国特色优势的二三线蓝筹股,均有实力资金云集的营业部席位的出现。其中,民生银行、工商银行的买入方席位是机构专用席位,卖出方则是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席位,这也是实力资金出没的著名席位。所以,这些实力机构对蓝筹股的换手,可能意味着机构资金之间对A股的未来走势分歧有所加大。
但是,就蓝筹股的估值来说,看多者的成功概率更大一些,因为蓝筹股目前的平均市盈率相对较低。尤其是二三线蓝筹股的股价涨幅并不大,在目前流动性泛滥的大背景下,估值比较优势仍然存在,是典型的估值洼地效应。这其实也是多头敢于大力收集筹码的原因。毕竟当前A股市场的牛市逻辑仍存在,在此背景下,新增资金就将目光放到了这些估值优势明显的蓝筹股身上,这或许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低估值蓝筹股又将酝酿着一轮拉升行情。
|
导航背景大图 | |
责任编辑 | |
导语 | |
简介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标题四 | |
标题五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央企新股市提振蓝筹股 大盘将挑战前期高点
下一篇:下一篇:中字头疯狂蓝筹股向 5100点一下就跨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