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1992年也是这样一个季节,谭丽霞从中央财经大学毕业,她没有像她的大部分同学那样,跻身于当时吃香走红的金融机构和证券行业,而是默默地选择回到家乡青岛,一步跨入海尔的大门。
上班之初谭丽霞被分配到生产车间,正是这段宝贵的基层工作机会,让初出茅庐的她对冰箱、空调生产销售等环节以及家电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
任何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时代背景。也是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鼓舞下,一举“激活休克鱼”的海尔,按照“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原则从冰箱延伸到其他家电,凭借着海尔文化、海尔管理模式以及低成本扩张的方式,迅速构建起国际化大公司的模样。
职场一个“蘑菇定律”,说的是初入职场的新人,即使被放在最阴暗的角落,你也要努力争取成长的机会。
1997年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出国创牌”的国际化战略指导下,海尔成立海外推进本部,工作5年的谭丽霞“向前一步”,“借船出海”踏上了她的海外市场拓展之路。
有挑战的地方就有成长,而挑战越大成长越快。“那时迈出国门两眼一抹黑,一切都得从头学起。记得那年春天的时候我还不怎么听得懂英语,而到了秋天就已经能够用很专业的术语起草合同了。” 谭丽霞欣慰地说。
2011年麦卡锡报告称在职场提升方面,男人靠潜力,女人靠业绩。正是凭借超强的学习能力和骄人的业绩,2003年谭丽霞再次“向前一步”,独挑大梁担任海尔集团海外本部部长,负责全集团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开拓。
这可谓谭丽霞职业生涯的*9次转轨:由单打独斗的销售人员到[*{a}*]一个团队的管理者。“那时候我带领同事们打一个个小战役,攻克一个个难关。”说起当年“辉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谭丽霞掌舵海外业务期间,国际市场保持40%以上高速增长。她带领着海外军团挺进国际市场,逐步将海尔打造成世界级家电品牌,也初步搭建起了全球化网络布局。
有媒体言:“国内企业‘走出去’,海尔已经成功了”,面对这样的赞誉,谭丽霞并没有沾沾自喜。因为此时她心里的个人目标已经逐渐被“海尔梦”所代替——“海尔离世界名牌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
2006年谭丽霞再次“向前一步”,这次的步伐相当大。随着海尔全球化品牌以及“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深入推进,她从海外市场开拓者正式出任海尔这个千亿规模企业的CFO。的确,多年的海外经历可以让她用更开阔的全球化视野来经营海尔的资金和资本市场。
在谭丽霞出任CFO 期间,海尔的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35%,是同行业的两倍;营运资金周转天数达到负10 天,同行业是正30 天左右。
回顾谭丽霞不断“向前一步”的职业历程,恰好符合了海尔集团“走进去、走出去、走上去”的发展轨迹。从最初“走进”基层车间,到“走出去”迎接海外市场的挑战,再到晋升为集团CFO、高级副总裁,一路行来,是海尔创新为主的企业文化以及中西合璧的发展模式牵引着她,为她保驾护航,让她的职业生涯“海阔凭鱼跃”。
所以,当谭丽霞坚定地说“没有海尔就没有我的今天”的时候,自然而毫无矫饰。
“企业是个人成长的加速器。海尔的用人机制是‘赛马不相马’,在这里不用论资排辈,也完全没有性别问题,女性在职场上不应该自我设限。”
谭丽霞说自己没有“性别意识”,也许正是这种不自我设限的思维方式,让她一往无前。
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2影响力人物的Facebook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在其*7力作《向前一步》中给我们带来了21世纪女性宣言:突破有形无形,外在内在的束缚,做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这也正是谭丽霞的写照。
一直偏爱“单选题”的谭丽霞,对自己最初选择海尔没有过多的说词,因为通过20年的奋斗拼搏,她已在海尔这片波澜壮阔的大海中找到了自己驰骋的方向。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文章来源:口碑家电网
|
导航大图 | |
导语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人物档案 | |
标题二图片(仅选择k属性有用) | |
人物档案小图(仅k属性有用) | |
责任编辑 | |
标题四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海尔集团谭丽霞当选中国妇联执委
下一篇:下一篇:高新区与海尔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