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

      登录/注册

登录

合作账户登录: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中化集团海外投资遇险成本飞涨

发布时间:2015-03-26 15:05    来源:高顿网校 我要发言   [字号: ]

正文
  不断上涨的成本、海外收购地的政局动荡,或成为国内几大石油公司海外投资项目遭遇亏损风险的主要原因。这也包括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下称“中化集团”)。
 
  国家审计署20日发布的审计报告中披露,至2009年底,中化集团投资开发的6个海外油气田项目中,有2个项目虽盈利但未达到可行性研究的预期目标,累计净现金流比预测少1.33亿美元;3个项目累计亏损1526.62万美元。
 
  中化集团一位高层在接受《*9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油田的经济评价是根据当时的经营投资环境和技术条件评价的,但现在投资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影响了项目的回收。“投资海外油田的风险毕竟很难控制。同时也得承认,我们当时对风险的预测还是保守了一点。”该人士坦言。
 
  2003年2月,中化集团收购了Atlantis公司,获得了该公司在阿联酋、阿曼、突尼斯等国油气区块的权益,跨出海外油田收购*9步。从此,中化集团相继布局厄瓜多尔、也门、印尼等地区。2009年10月,收购英国EMErald上市公司,分别拥有了叙利亚26区块、秘鲁163区块和哥伦比亚九个区块的50%~100%权益,初步形成了中东和南美两个战略区域。
 
  然而,向海外扩张的路上中化集团遭遇了挑战。上述高层向本报透露,目前包括中化集团在内的国有石油公司在海外开发油田,均受到了成本上升的严重影响。“现在包括非洲、哥伦比亚等地区的作业成本都大幅上升,超出了当初的预料;打井费用、管输费用以及钢材、管材和各种设备的费用都在不停地涨。”该人士告诉本报,“过去在非洲打一口陆上井要500万美元,但现在已经1000万美元了;过去在非洲陆上打一桶石油的成本只有5美元左右,现在已超过10美元,而现在打一桶深海石油的成本已经涨到70美元了;如果国际油价再跌一点,那利润率就很低了。”
 
  另一方面,该人士透露,海外油田所在国政局的变化也是中化集团海外投资受损的重要原因。他表示,哥伦比亚和叙利亚政局的变动,对中化集团海外油田项目的回收会造成很大影响。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一位中层向本报透露,中化集团在海外油田投资中过度追求控股,也导致其受到当地政局变动的较大冲击。“控股以后就意味着所有的风险都由中化集团承担。”该人士还表示,控股海外公司也是国内石油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
 
  该人士表示,排名前几位的国有石油公司受到地缘政治方面的影响实际比中化集团更加严重。他透露,四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普遍遭遇成本推高、回收期推长、在项目的管理和选择上不到位等难题。
 
  文章来源:*9财经日报

 
导航大图
导语
标题一
标题二
标题三
人物档案
标题二图片(仅选择k属性有用)
人物档案小图(仅k属性有用)
责任编辑
标题四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回顾央企境外投资审计事件
下一篇:下一篇:中钢集团海外项目遇险 投资管理有问题

公司简介|联系我们|诚聘英才|合作专区|建议与投诉|资质证明
Copyright (C) 高顿网校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38153号-1

金牌名师 高通过率 全景课堂 高清实录 课程保障 先听后买 学习工具 无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