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

      登录/注册

登录

合作账户登录: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原毕节学院)将昂扬前行

发布时间:2015-02-11 14:27    来源:高顿网校 我要发言   [字号: ]

正文
  2014年年5月,教育部下文批复同意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名称变更体现出的,是学院办学思路的调整和升华,是学院致力于转型发展的努力和奋斗。
 
  紧跟时代发展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孜孜以求。
 
  向面向区域和行业的应用技术型高校进军——结合贵州省“两加一推”主基调、“四化同步”主战略以及毕节试验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由单一的传统类师范院校向多科性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向改革要动力——明确学院“三步走”转型发展战略,围绕培养服务生产一线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的整体要求,对学院的学科专业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和优化。
 
  以开放的姿态广聚英才,不断推进学院内涵提升——从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到实施“八大工程”,大力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提升学科建设水平,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全力前行。
 
  在探索实践中闯新路子,在创新创造中增新活力,在锐意改革中开辟新境界,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风景这边正好。
 
  2014年4月,毕节学院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
 
  5月,教育部下文批复同意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2014年,作为我省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先行者,毕节学院在转型跨越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奋勇争先,以我省实施“两加一推”、“四化同步”战略和建设毕节试验区为契机,乘势而上、奋起赶超,“转型攻坚战”捷报频传,绘就了一幅幅如烟花般绚丽、灿烂的转型跨越画卷。
 
  抢抓发展机遇推进转型发展
  2005年,毕节学院正式成为全日制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经过8年的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3年,学院接受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合格评估。
  “对于这些年所取得的成绩,我们要倍加珍惜、倍加呵护。”院长陶文亮说,当前,学校正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如何发展,往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在以传统师范类专业的基础上,加大对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等问题,已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此,学校在进行全面调研、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教育部即将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进行分类管理和构建高等教育职教体系的战略部署,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支持毕节贫困山区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有关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针对贵州高等教育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现状,结合贵州省“两加一推”主基调、“四化同步”主战略以及毕节试验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经过反复研究、充分论证,抢抓机遇,作出了学校由单一的传统类师范院校向多科性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和将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战略决策。
  这一决策不仅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也得到了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和毕节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肯定,在资金投入、学科建设、师资引进、合作办学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毕节学院更名工作被列入《贵州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二五”规划》,并成立了由毕节市人民政府市长担任组长,相关[*{a}*]、学校主要[*{a}*]等担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毕节学院更名工作[*{a}*]小组。
  通过不懈的努力,今年5月23日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成为贵州地方本科高校面向区域和行业的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领头人”。
 
  凝心聚力吹响改革集结号令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指明了方向。而在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的函》明确提出:“根据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毕节市设置一所多科性大学和一所医学类高等院校”。
  “我们要高举团结、奋斗、转型发展的旗帜,发扬艰苦创业、攻坚克难的办学精神,为早日把毕节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而努力奋斗!”2013年12月28日,在学校*9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院长陶文亮发出了加快转型升级、向应用技术大学迈进的号令。
  这个号令点燃了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全体教职工提速赶超的豪情,振奋了他们奋勇争先、建设美丽毕节的信心。
  如何把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转型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上来,这是一个大课题。通过深入分析发展机遇与挑战,学院党委、行政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谋划、统筹布局--到2020年,实现贵州工程大学。为实现这一目标,明确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9步:2013年-2015年,夯实基础,深化改革,提高质量,规范管理,率先在地州市高校中实现转型和更名;
  第二步:2016年-2017年,深化和提升内涵建设,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逐步显现,力争实现硕士授权单位、硕士点的突破,跻身省属高校办学水平行列;
  第三步:2018年-2020年,按照贵州工程大学的办学指标体系,进一步创造和完善条件,积极组织申报,实现贵州工程大学建设的目标。
  思想的火花总是熠熠生辉,明确的方向就是指路明灯。
  一时间,“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成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热词。无论机关、学院、教研室、实验室,无论[*{a}*]干部、党员、教师、学生,都在表达一个共同的呼声和共同的愿景:加快转型升级时不我待,提升核心竞争力责无旁贷。
 
  全力推进转型提升办学水平
  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体现在学校抓机遇、争项目,抓改革、调结构,抓建设、提质量,全力推进转型发展的各项工作中。
  按照学校转型发展战略部署和培养服务生产一线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服务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的整体要求,2013年,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对学科专业结构和有关学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将原来的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合并组建了艺术学院;将原来的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调整更名为矿业工程学院;新组建了机械工程学院;将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将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名为化学工程学院;将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更名为体育学院;在原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基础上,调整组建了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将教育科学学院更名为师范学院;将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名为马列教学部;将地理与生命科学院更名为生态工程学院。
  “我们通过对学科专业和学院的调整,完成了二级学院布局的顶层设计,各学院特色逐步彰显,同时也为下一步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空间。”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院长陶文亮说。加强专业建设,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2013年,学校本科专业增至35个、具有学士学位授予专业20个。根据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还启动了化学工程与工艺、网络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绘画等5个本科专业的申报工作并获教育部批准;“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卓越经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获立项建设,“区域性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的建设模式与特色培养研究”获重点教改项目立项建设;“毕节学院-贵州鲁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为更好服务类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工作,学校还根据贵州省中、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缺口大、专业教师紧缺的实际,结合学校专业设置情况,主动进行专业及专业方向的规划和调整。强化科研观念,科研项目立项进一步增长。2013年,学校重点抓好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省级各类项目立项的动员、组织和指导工作。通过强化科研观念,积极组织申报,2013年学校共获得各级各类项目立项115项,合同总经费达642.7万元。获得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总经费达60万元,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突破。获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8项,农业攻关项目1项,社会发展攻关项目2项,总经费达98.5万,创历史之最。获得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13项。
  采取有力措施,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毕节学院采取走出去、网上发布信息、提高人才引进待遇等措施,2013年共引进硕士研究生42人、博士研究生3人。获教授职称4人,副教授53人,讲师31人。对2012年已取得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12名人员进行了聘任。并选派16名教师到西南大学进修,有35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实施“八大工程”应对转型挑战
  转型为应用技术类大学,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障碍。办学观念还不够开放,管理体制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明确提出,在2014年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内涵提升”为主题,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人事分配制度及体制机制改革工程、公共实验平台及实验室建设推进工程、科研平台搭建工程、后勤社会化改革工程、校园文化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民生改善工程等“八大工程”,快速推动学校转型发展,把学校建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科技研发基地、文化传承基地、咨询服务基地,成为同类院校中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
  2014年4月,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加入了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以此为契机,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定位,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并加强同联盟各成员高校之间的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新的挑战,鞭策着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焕发新的激情、新的风貌;新的机遇,助推着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发展进入新的起点,在探索实践中闯新路子,在创新创造中增新活力,在锐意改革中开辟新境界!
 
  小编语录:努力和效果之间,永远有这样一段距离。成功和失败的*10区别是,你能不能坚持挺过这段无法估计的距离。
 
  来源:贵州日报

 
导航大图
导语
标题一
标题二
标题三
人物档案
标题二图片(仅选择k属性有用)
人物档案小图(仅k属性有用)
责任编辑
标题四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赵寰一行到毕节学院进行大学生征兵宣讲
下一篇:下一篇:毕节学院:开展义务植树 共建美好家园

公司简介|联系我们|诚聘英才|合作专区|建议与投诉|资质证明
Copyright (C) 高顿网校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38153号-1

金牌名师 高通过率 全景课堂 高清实录 课程保障 先听后买 学习工具 无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