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

      登录/注册

登录

合作账户登录: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杜永茂:养老市场需在创新中求胜

发布时间:2014-12-29 15:49    来源:高顿网校 我要发言   [字号: ]

正文
  面对汹涌而来的“银发浪潮”,中国人该如何面对“未富先老”的现实困境?近日,首届“沪上十大金融家”、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杜永茂先生在上海陆家嘴接受了记者专访。
 
  中国人养老应强化“二、三支柱”
  杜永茂介绍说,我国的养老金储备严重不足。截至2012底,我国养老金储备只有4.6万多亿元,占当年GDP仅9%,人均3400元左右。
  他认为,“二、三支柱”的弱势是我国养老储备不足的根本原因。国际通行的养老模式是三支柱,我国也采取了三支柱模式,*9支柱是社保,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在美国,称401k计划),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在美国,称IRA)。
  未来10年,我国民间零散的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养老储备、民间地下资金和部分储蓄都将会被吸纳到养老金储备中来,尤其是养老年金和养老金个人账户将有极大的吸引力。
 
  投资收益能力决定养老金增值可能
  “但想要在银发商机中觅得一杯羹,不是每家险企都可以天然获得的。保险公司想要在未来养老市场中取得优势,两大能力至关重要,包括投资收益能力和创新能力。”面对潜在的机遇,杜永茂显得很冷静。
  “养老金储备主要靠投资增值,而不仅仅靠缴费。如果一个客户自25岁开始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每月缴纳工资的8%,年收益率6%,60岁领取到80岁,则有个中国式的‘20:35:45’法则,即100元退休金中,他只需缴纳20元,退休前有35元的增值,退休后有45元的增值。”
  但是,能否获得神奇的复利增值效应?老百姓能否从储蓄型养老转变成投资型养老?除了国家对“二、三支柱”的制度推动之外,关键是看商业性养老主体投资能力有没有得到提升。从近六年商业公司年金平均每年回报在8%的水平来看,养老保险机构投资远远好于政府社保约2%的水平。”

 
导航大图
责任编辑
导语
大标题
标题一
标题二
标题三
标题四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杜永茂:储蓄型养老应转变成投资型养老
下一篇:下一篇:让商业机构全面参与居民养老保障

公司简介|联系我们|诚聘英才|合作专区|建议与投诉|资质证明
Copyright (C) 高顿网校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38153号-1

金牌名师 高通过率 全景课堂 高清实录 课程保障 先听后买 学习工具 无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