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日前,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在接受网易财经采访时称,之所以跟政泉公司打官司,“就是因为他没有我们的把柄。”其鸡鸣狗盗的行径,已在“把柄”这个自显贬意的词上,显露出痕迹。
掌舵方正十多年,从入主方正的争斗,到改制的侵吞国资,再到为亲戚及情人牟利,方正魏新究竟留下了多少“把柄”?
另外,与李友及郑航系的合作中,魏新充当了怎样的角色?
在贪污腐化的道路上,方正魏新究竟走了多远?
随时间留下的许多痕迹,足供世人参考。
入主方正背后的斗争解密
从学者到方正集团领头人,魏新用了十年时间。
1999年之前,魏新一直名不见经传。他于1992年起任教北大,作教育经济学和财政的研究,担任高教所常务副所长,稍后又兼任学校财务部副部长和校办产业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工作;1999年起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常务副院长。
1999年加入北京北大方正集团公司,起任副董事长,管理日常经营。
方正集团由王选院士创立,在魏新进入之前,已经培养了祝剑秋、冯沛然、孙岳麟等一批核心青年高层,时称这些人“哪一个都堪比联想的杨元庆。”
然而,魏新进入方正后,与这批青年高层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并演变成为方正科技的股权之争。最终,以李友入局方正为条件,魏新与李友及其“郑航系”结成了盟友,借助李友方面的运作和资金支持,祝剑秋为首的青年高层终在股权之争中惨败出局。此后,魏新坐上了方正集团董事长的位置,而李友也在踢掉原来的马甲张海后,转而隐身在方正魏新身后,成为方正集团的实际操盘者。
时至后来,有媒体采访祝剑秋,祝剑秋对记者屡屡露愠色,他表示:“关于方正科技的事情,现在以及将来我可能都不会再说什么,因为离开时我和现任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有过君子协约,彼此都不中伤对方,不互相乱说,我一直坚持着当初的约定,倒是魏新先生有点犯规。”
敢于“犯规”的方正魏新,与李友郑航系在方正集团玩出了更大的偷天换日。
改制真相:空手套白狼
2003年,方正集团改制,魏新与李友合作,控制了一家北京招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招润投资),这家公司,后来取得了方正集团30%的股权。
招润投资的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最开始的股东中,方正魏新持有56.05%股权,方正集团首席执行官李友持股31.92%,方正集团另一元老张兆东持股12.03%的局面。按此计算,方正魏新通过招润投资间接持股占有的方正集团股权,长期维持在16%以上。
但是,方正魏新的股权后来被稀释了大部分,而郑航系的人物逐渐成为招润投资的主导。其中李友及其同学方中华、余丽、冯七评的合计持股比例达到89.67%。
到目前为止,招润投资的股权结构变为:
李友: 出资329.8万元,持股32.98%;
方中华:出资268.9万元,持股26.89%;
余丽: 出资233.2万元,持股23.32%;
冯七评:出资64.8万元,持股6.48%;
张兆东:出资55.5万元,持股5.55%;
魏新: 出资47.8万元,持股4.78%。
魏新与张兆东两个方正元老的股份已被极度稀释。
1999年,魏新方才加入方正集团,成为副董事长,2003年方正集团改制时,招润投资出资4480万元获得方正集团股份。而方正魏新占有56%的招润投资股权,对应出资金额超过2500万元。短短几年时间,魏新即由北大的一名干部变成了身家几千万的富翁,这是凭其在方正集团的工资和奖金绝难做到的事情。有报道称,这4480万元的出资,本身就来自方正集团,2003年的改制,魏新与李友完全是策划了一场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目前,招润投资持有的30%方正集团股权,即使按净资产算,价值也超过了百亿。个人股份被稀释的背后,是否真意味着魏新放弃了利益?
|
导航大图 | |
导语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人物档案 | |
标题二图片(仅选择k属性有用) | |
人物档案小图(仅k属性有用) | |
责任编辑 | |
标题四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方正魏新:一直努力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下一篇:下一篇: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建设全世界“最聪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