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

      登录/注册

登录

合作账户登录: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IMF研究称中国因素导致国际贸易增长放缓

发布时间:2014-11-26 16:49    来源:高顿网校 我要发言   [字号: ]

正文
  据英国《金融时报》11月18日消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研究,世界经济不太可能看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推动全球化的迅猛贸易增长,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制造商正转向国内。这项研究试图回答近年最让经济学家们困惑的问题之一,即国际贸易增长的持续放缓是否意味着全球化已经“见顶”。
 
  过去两年里,世界贸易增长速度低于全球经济增速,这是几十年来首次出现这样的局面。这一转变显然标志着某些经济学家所称的“超全球化”时代告终。许多经济学家将近年贸易增长放缓归咎于欧盟的经济困境,提出一旦欧洲反弹,贸易也将随之反弹。贸易增长放缓也被归因于近年贸易自由化步伐放缓。
 
  但IMF和世行经济学家在他们的*7研究报告中表示,一个主要因素是结构性的。有鉴于此,国际贸易加速增长不太可能像过去那样,为整体经济增长做出同等的贡献。“那个特定的发动机现在似乎耗尽了推进能量,”这个团队在IMF杂志《金融与发展》中写道。
 
  他们认为,全球供应链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20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但近年来,如今已成为世界*5贸易国的中国,在外商投资和本土工业发展的推动下,夺得了这些供应链越来越大的份额。
 
  IMF和世行指出,1993年,进口零部件占中国出口产品的60%以上。如今这个百分比只有35%。世行贸易研究主管阿迪提亚?马图(Aaditya Mattoo)表示,其结果是,尽管中国曾经是全球化的一个主要贡献者,但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它已开始“内向全球化”。他说,“这不仅是一个危机后现象。这是一个更大的结构性趋势,开始的时间更早。”
 
  来源:环球网

 
导航大图
导语
标题一
标题二
标题三
人物档案
标题二图片(仅选择k属性有用)
人物档案小图(仅k属性有用)
责任编辑
标题四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洲国家过度发债风险多
下一篇:下一篇:IMF欢迎二十国集团促增长政策承诺

公司简介|联系我们|诚聘英才|合作专区|建议与投诉|资质证明
Copyright (C) 高顿网校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38153号-1

金牌名师 高通过率 全景课堂 高清实录 课程保障 先听后买 学习工具 无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