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1、中韩两国间应秉着高度的相互信任和开展合作的政治意愿,探寻共同利益的的合作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动态过程,需要两国确立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在不断的深化合作、经济融合的过程中,需要两国有耐力、毅力并满怀诚意来解决在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阻碍困难,达到预定的目的。否则,就难以在制定有关条约法规时顾及对方的利益,难以达到双赢的效果。中韩两国要提高彼此的经济实力,就必然加强合作,追求区域贸易自由化的*5利益,双方应秉持着平等互利、协商一致、互谅互让的原则,共谋发展,共创繁荣。
2、中韩两国合作要以经贸为主,通过协议循序渐进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有关协议国对实现区域内自由贸易采取了以合作协议来逐步推进的方式,各协议国签订了大量的双边和多边协议。我们在建设中韩自贸区的过程中,就可以借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这一做法,签订如消除关税和削减非关税壁垒、开放服务贸易、劳工、环境等方面的协议,通过协议来提供一整套的规则和制度框架来管理中韩两国国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等,以此来保证中韩自贸区规范有序地发展。
3、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来保证制度化的紧密合作、确保自由贸易区的顺利运作。中韩自贸区建成后,两国必然会签署合作协议,为保证协议的执行,必须建立和健全高效的组织机构。在组织机构架设方面可以借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做法,设立超国家机构,下设若干机构。这些机构各司其责,并制定有关条约来规定各个机构的职能和管辖范围,以保证组织的高效运作。
4、中韩间合作应注重产业一体化中的分工协作。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将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共同纳入一个产业一体化中的分工协作体制。最明显的是加拿大的原材料、墨西哥的劳动力与美国的技术管理相结合,形成了以美国为轴心的生产和加工一体化。韩国产业和中国产业的特征是很多产品的同质竞争比较多,但是韩国的产业很多都处在产业链的高端,中国的产业主要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所以它们是一个垂直互补的关系。中韩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双方可以在汽车、钢铁、电子、重化工业等行业进行深度的产业融合,通过产业一体化中的分工协作体制使中韩两国的产业优势得到更大的发挥,这有助于中韩两国的相关产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有助于提高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减少贸易摩擦,对于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和全球经济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5、加快信息化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实现自由贸易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中韩双方电子化建设,加强相互间的联系和合作。对于信息化服务,在观念上,强调利用现代技术提供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服务,而不是仅仅把电子政务建设当做政府业绩;在技术上,使政府的管理更加规范化、高效化和透明化,加强两国间在政府管理层面上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在加强合作、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要忽视环境的保护,我们可以借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做法成立环境合作委员会,推动区内项目可持续发展,*5程度地保护和改善环境。
6、在主动融入中韩自贸区合作中加快自身发展是根本。北美自由贸易区和墨西哥的实践充分证明,自由贸易区只是一个国家在某个时期实现经济和贸易快速增长的工具,其本身并非是终极目标。它所带来的贸易利益会对国内经济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但不能指望它可以一揽子地解决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自由贸易区还可能带来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环境问题、产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等等。因此,我们需要从自身入手,积极推进经济、政治等多领域的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
导航背景大图 | |
责任编辑 | |
导语 | |
简介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标题四 | |
标题五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北美自由贸易区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篇:下一篇:货运市场回暖 北美重卡市场增长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