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学生创业就业是社会瞩目、家长关心以及高校重视的重点工作,文正学院齐抓共管、融合创新,对学生创业就业工作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最近,在江苏省教育厅表彰2014年度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名单中,文正学院继2012年获此殊荣后再度上榜。今年共有32所本科院校获得先进集体称号,文正学院是*10入选的独立学院。这标志着文正学院创业就业工作已经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注重基础建设,强化制度保障
文正学院于2013年6月专门成立了创新创意指导委员会,从而形成了由学院主要[*{a}*]挂帅、就业处负责、各职能部门协作、班主任、班级创就业教育信息委员参加的五方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就业创业工作格局,确保了创就业各项工作扎实、有序、高效地开展。
文正学院致力于合理规划和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实现了就业工作队伍专职、兼职以及院外指导老师相结合;增加了对创新实验计划、创新技能培养、创业实践、西部计划、苏北计划等方面的投入;硬件设施更加优质,学生创就业教育、指导、服务的条件更为便捷。
目前,文正学院在原有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毕业班班主任就业指导工作职责及奖励办法》等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了《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学生创业园管理规定(试行)》、《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学生创业基金管理办法(暂行)》、《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指导委员会主要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健全了创新创业教育、创就业指导服务、毕业生就业工作考评考核等工作体系。
探索创新路径,整合优势资源
只有创新,才有活力。只有充分挖掘和*5程度发挥优势资源的功用,创就业工作才能别开生面。文正学院将创就业工作置于社会大环境之中,并与区域优势、学院特色、学生特点以及实际需求相结合,潜在资源得到释放,现有资源得到放大。
文正学院将就业指导课程、创业教育课程、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等纳入到学院课程体系之中,实现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个性化、创业就业课程体系系统化、创新创意实践及技能学分化,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就业渠道方面,文正学院创造性地促成了内外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苏州及长三角区域的经济优势,加强与企事业单位联系,建立就业、实践基地;加强与政府人社部门、在苏高校合作交流,共同搭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平台;承办和主办“百校联动”计划、联合招聘及常规校园招聘会等。在搭建招聘平台的同时,文正学院根据招聘单位的不同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招聘会结束后,做好应聘学生及招聘单位的信息反馈工作,根据反馈分析总结以指导以后的工作。
借力校友力量,工作渐有实效
校友对母校有深厚感情,随着在各自岗位和领域不断发展和成长,都有“反哺”的意愿。文正学院利用*9、第二届校友毕业十周年返校的机会,组织在校生与校友互动和交流,为大家答疑解惑;组织校友创业企业和经济区域走访,让在校生提前了解社会及企业的用人需求和用人标准。
近年来,就业处注重校友资源开发,“深度借力”校友力量,敏锐注意到校友“言传身教”、“传经送宝”对在校生的“血缘感情”和示范作用,聘请他们作为就业和创业导师团成员,通过讲座、交流会等形式,将他们“压箱底”的才能与积累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弟、学妹。
两年来,文正学院创业工作稳步推进,先后有两批进入大学生创意创业园的创业项目结项,三个创业项目成功完成工商登记注册。文正学院被评为“苏州大学创业教育示范学院”,大学生创意创业园被授予“苏州市校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称号。在近日结束的江苏省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上,文正学院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参展的“海月渔具”创业项目获得“最有潜力创业项目”称号。
名人名言: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
导航大图 | |
责任编辑 | |
导语 | |
大标题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标题四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校企合一”育人才
下一篇:下一篇:苏州大学教工大会上老师给老师讲“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