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

      登录/注册

登录

合作账户登录: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扬州大学生吁"绿色出行":行为艺术呼唤艺术

发布时间:2014-11-26 11:27    来源:高顿网校 我要发言   [字号: ]

正文
  【事件】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扬州一群大学生走上街头,开展“关爱城市,绿色出行”的行为艺术活动,呼吁公众采取自行车出行。
 
  【点评】与这群大学生的行为艺术“遥相呼应”,是当日各大城市的普遍拥堵。北京8时20分全市大部分道路拥堵,通行比畅通时多耗时1.1倍以上;广州等城市也是拥堵成灾。一边是车照开,拥堵加倍;一边是大学生戴着“环保口罩”扮成“环保汽车”沿街呼吁,在无车日的大幕下,堪称一场“城市的行为艺术”。
 
  实际上,这样的黑色幽默每天都在上演,不少人一边忧愁愤懑尾气车尘,一边挂挡起步潇洒走一回,如此一来,大家把解决问题的责任和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不想自己正是他人眼中的那个别人。如果连“各人自扫门前雪”都做不到,怎么“齐心协力灭雾霾”呢?
 
  可以说,不断演绎的行为艺术正是在呼唤艺术的行为,让绿色出行成为“潜意识”、让从我做起成为自觉,唯有如此,我们共同的城市才能真正更美好,生活才能更健康和优雅。
 
  群体“红眼病”,使不得
  【事件】近期,央视《新闻1+1》播出一期节目,展现了一些乞丐喝啤酒、吃大闸蟹、月入上万的生活,引来许多网友的“羡慕嫉妒恨”。
 
  【点评】说起来怪了,许多人原来同情、可怜甚至“厌恶”跪着趴着的乞丐,现在却害了“红眼病”,对乞丐的“职业”羡慕嫉妒起来。如此360度的转折,让人唏嘘。
 
  其实,类似的吐槽例子并不鲜见,眼看快递哥月入万元、贴膜哥日进千元、地摊哥2小时赚600元……嫉妒的小心脏就躁动起来,直呼“这比小白领风光多了!”“真心羡慕!”然而,他们只盯着“数到手软”的人民币不放,只顾着嫉妒别人,自己却懒于进取。就有人追问了:多少人看到了小哥们的汗水泪水?多少人在羡慕嫉妒之后,能够反思自我?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老瞅着人家锅里的,永远只能闻到香。收回“红眼”,自己也迈开脚,品味了酸甜苦辣,美味才会自己到碗里来。那时候,也便没人会羡慕职业乞丐的那只碗了。

 
导航大图
责任编辑
导语
大标题
标题一
标题二
标题三
标题四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扬大附中20人获香港吴飞奖助学金
下一篇:下一篇:扬大物院国际化学术交流 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公司简介|联系我们|诚聘英才|合作专区|建议与投诉|资质证明
Copyright (C) 高顿网校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38153号-1

金牌名师 高通过率 全景课堂 高清实录 课程保障 先听后买 学习工具 无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