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知道眼下中文字体有多少种吗?告诉你,有15000多种!专业人员要想知道哪种字体,过去要一页一页翻找,工作量很大。扬州大学学生自制字体识别软件,扫一扫,万千字体都知道,很是方便。国庆节前,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生陈兵路过布告栏,一张迎新晚会的宣传海报让他眼前一亮,上面的字体很漂亮,但有点陌生。作为《扬大青年》杂志的版面设计,小陈对各类字体有一种强烈的收集欲。如果是以前,小陈可能要多方联系才能打听到海报上的字体名称,但现在,自从安装了该院自主研发的字体识别软件,打开手机轻轻一扫:华康流风体,字体名称便显示出来。 
	  填补中文字体识别市场空白,简单实用 
	  “如今平面设计行业规模庞大,设计软件入门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业余爱好者也加入设计行列,找字体是他们必不可少的环节。”软件设计者季晨生同学告诉记者,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中文字库中除了录有中国传统经典的字体外,还有专业厂商研发的字库,更有许多字体爱好者设计的成百上千种字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可以下载的中文字体大概有15000多种。“目前的字体网站只提供字体的预览和下载功能,我们只能一页一页翻找,针对性差,目标性不强。如果在一些地方看到某款字体非常漂亮,我们不得不花上整个下午来找,要不只能放弃。”在一家平面设计公司任职的职员小李抱怨道。 
	  谈到设计的初衷,季晨生表示:“以前许多人不得不把心仪的字体照下来发到网上,交给经验丰富的网友来识别。在百度中搜索‘这是什么字体’,就会有约27400000个相关搜索,所以,一款字体识别软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通过手机的内置摄像头,用户只需将待查的字体扫描进去,软件就会自动连进字体数据库,分析出字体名称,整个过程不用1秒。 
	  开发者均为扬大在校本科生,四年研发 
	  从大一排版扬大自主运营的杂志《扬大青年》时产生这个念头,到大四字体识别系统基本调试完成,小季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据了解,识别系统的算法难点在于其苛刻的精度要求,一点小小的变化都可能造成字体形态的改变。“一开始没什么基础,后来学习了各类基础语言,我们也并没有感到多高兴,因为我们发现学得越多,自己不懂的知识就越多,做一个系统,远没有原先想的那么简单。”季晨生说。 
	  为了完成基础系统,季晨生等人自学了模式识别、图形识别等许多研究生时期才会学的知识,向老师请教问题,每天一有时间就泡在实验室里。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大三时,他们终于找出了以逐点对比法裁剪圈定范围、以不变矩理论缩小查找范围为主的核心算法,整个项目进程由此得到了质的跨越。“这当中遇到过很多困难,我们也曾一度想过放弃,但是当我们把最关键的那个算法攻克的时候,那种感觉难以言喻,我感到了自己一瞬间的成长。”主要负责代码编程的黄鑫说,“师长们的倾力帮助也给了我们很大激励和启发,十分感谢他们的付出。” 
	  记者了解到,如今团队里的成员有的开始了求职之路,有的埋头于考研,有的在悉心准备毕业答辩,一个个忙得不可开交。而由于基于PC机的整个系统已经完成,最后仅剩相机取图功能和将现有功能移植到服务器上两个比较简单的任务,季晨生等人最终决定在学院内设立以“字体识别”为课题科创项目,将识别软件的最后完善交给大二大三的学弟学妹们。 
	  体验期过后即将上市,新增用户更新字体库功能 
	  据现在的项目负责人大三学生王经纬表示,等修正了一些软件在体验期内暴露出的问题后,字体识别软件就将正式面世,并将增加一些新的功能。“我给他们提的意见,让他们开出一条绿色通道,让用户可以把自己珍藏或开发的字体分享给线上别的用户,参与到字体库的建设中。”体验者小张的建议得到了项目组的认同,“字体库更新速度很快,光靠我们定期更新维护工程量很大,还会有遗漏,不如建立一个开放平台,让用户来完成这个任务。”王经纬说,“而且,多元的思维是保持一个软件活力的一大要素。” 
 | 
            
| 导航大图 | |
| 责任编辑 | |
| 导语 | |
| 大标题 | |
| 标题一 | |
| 标题二 | |
| 标题三 | |
| 标题四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扬州大学文学院“明察暗访”贫困生资助政策 
        下一篇:下一篇:扬州大学研发出“行距无级可调钵苗摆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