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
设计 | |
导语 | |
人物履历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标题四 | |
标题五 | |
正文 |
愿景基金的投资领域十分广泛,几乎覆盖了共享出行、虚拟现实、机器人、农业、物联网以及无人驾驶等最热门的前沿科技领域。而根据今年2月孙正义的介绍,“这将不会是一个典型的基金,我们的大部分投资将寻求占股20%到40%,这将使我们成为初创公司最大的股东及董事会成员,我们将与公司的创始团队一同介入公司的发展策略的制定。”
“外界关注的原因部分源于该基金高达1000亿美元的计划募资规模足以使之成为史上最大股权投资基金,而其首轮募集已超过930亿美元,愿景基金从体量上,已相当于4个银湖资本和15个红杉资本。”
说到投资圈最具话题性的亚洲形象,当属软银(Softbank)集团的创始人、总裁及CEO孙正义。从90年代投资Yahoo3.55亿美元最终收获200亿美元,到2000年投资阿里巴巴2000万美元获得超过600亿美元的回报;从去年以310亿美元收购英国移动芯片巨头ARM,到今年以50亿美元领投滴滴出行新一轮融资;从以40亿美元购入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商NVIDIA4.9%的股份晋升第四大股东,到从Alphabet(Google母公司)手中收购了人形机器人公司Boston Dynamics(波士顿动力),这位自称孙子后人的日本企业家正在用一笔又一笔的疯狂投资致力于搭建起一个遍布全球的科技帝国。
关于这个在2016财年(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获得1426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62亿元)净利润的庞大企业的掌门人有多红,还有一些非主流的评价标准,比如他是当红美剧《硅谷》中对照谷歌设置的互联网巨头Hooli的董事会中最具辨识度的亚洲面孔;比如挂他名字的鸡汤语录、名言警句甚至多过马云;比如在前段时间的乐视危局胶着不下之时,一则孙正义拯救乐视的假新闻竟在朋友圈被部分人买单并传播。疯狂和特立独行是他的标签,而这个标签目前有了更新的标注。
上周,软银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季报和资产负债表,其中就涉及到了去年年末孙正义刚刚建立的愿景基金(vision Fund)的运行情况。外界关注的原因部分源于该基金高达1000亿美元的计划募资规模足以使之成为史上最大股权投资基金,而其首轮募集已超过930亿美元,出资者包括软银集团(280亿美元)、沙特主权基金、阿联酋主权基金Mubadala、苹果、富士康、高通和夏普。而据Bloomberg统计,愿景基金从体量上,已相当于4个银湖资本和15个红杉资本。
从软银5月20日宣布首轮募集资金后的两个月内,愿景基金的投资名单里已陆续出现十家企业,包括直接由愿景基金投资的两个项目,即研发自动驾驶操作系统的Brain Corp、致力于室内高效垂直种植作物的Plenty公司,以及在未来几周内将由软银转入的八个项目,包括金融服务公司SoFi、英国移动芯片巨头ARM、卫星通信公司OneWEB、在线虚拟现实游戏平台Improbable Worlds、生物科技公司Guardant Health、芯片制造商NVIDIA、工业软件公司OSIsoft、避免疲劳驾驶事故的自动驾驶装置公司Nauto。
外界对于孙正义将以何种思路运营这只超级基金充满猜测,TechCrunch就试图对目前愿景的投资策略加以总结,“押大注,频繁押,你总会有机会在科技行业里捉到大鱼。”但与此同时,围绕这只前无古人的千亿基金的争议也在持续。
有分析认为,孙正义的巨型基金会向这个已经资本过度饱和的领域注入更多的资金,而太多的热钱被投向太有限的项目中,极容易导致市场的失控,而过度的资金又将吸引更多的资金的追风。一些人由此联想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大量的资金疯狂投向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并不断拉升估值最终导致市场崩溃。而当洪水般的资金涌入到人工智能或者智能驾驶领域时,就极有可能带来估值的不理性推升以及人员资源向特定行业的挤占。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这笔数额庞大的基金会给孙正义带来其他投资者所不具备的优势,比如在一些资本密集型行业,他将拥有更大的投资范围,并能选择更长期地支持他看好的项目,而这不仅让他成为最具权势的投资人,也同时让他成为最危险的人。
|
模板样式 | style_z_9_1 |
专题调用内容 | |
图片 | 无图片信息!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孙正义:软银考虑投资Uber或Lyft
下一篇:下一篇:60岁孙正义的千亿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