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加分项目有哪些?保研加分项目多样,不同学校和专业有所差异,常见的有学业成绩与排名、科研经历、学科竞赛、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生工作与社团活动等。下文将给大家详细介绍保研加分项目,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保研背景免费测评!
保研加分项目有哪些?
一、保研加分项目有哪些?
学业成绩与排名:绩点高、专业排名靠前是关键,部分学校对成绩排名有明确要求,如专业前10%-30%。
科研经历:参与导师课题、国家级省级校级科研项目,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拥有专利等可加分,如SCI一作、发明专利一作。
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认可度高,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专项竞赛如电子设计大赛、ACM编程赛、大广赛等,不同学校对竞赛级别和获奖等级的加分不同。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支教、社区服务、长期志愿活动等可体现社会责任感,部分学校规定志愿服务时长达到一定标准可加分,如累计80小时加1-2分。
学生工作与社团活动:担任校级、院级学生干部,组织大型活动,如学生会主席、社团联合会负责人,牵头组织校庆晚会等,能体现领导力和组织能力。
技能证书:语言类如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专业技能类如计算机二级、ACCA、CATTI等,专业相关证书能加分。
特殊才能与荣誉:获得国家奖学金、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以及在艺术、体育方面有特长并取得成绩,部分学校认可。
创新创业: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合格或落地盈利可加分,创业比赛获奖也有优势。
跨学科实践:参与不同院系项目,积累跨学科经验,如浙大“实验室共享计划”。
二、保研途径有哪些?
推免保研:最常见的保研方式,学校推荐学生参加免试考研,通常先在学校进行笔试和面试,再根据综合素质排名确定保研学生。
保研夏令营:高校为选拔优秀本科生设立,通过参观实验室、听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展示学术能力和潜力,表现优异者可获得预录取资格。
保研春令营:与夏令营类似,一般在春季举办,考核形式和内容与夏令营相近,也是提前锁定导师和研究生资格的机会。
支教保研:参加支教活动一年后返回学校继续研究生学业,要求学生能吃苦,且需提前拿到支教名额。
高校互推免试保研:高校之间相互推荐免试研究生,建立合作的高校联盟,学生可享受优惠政策。
竞赛保研: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表现优异,如“互联网+”“挑战杯”等A类赛事获奖,可获得保研资格。
特长生保研:包括艺术特长生和体育特长生,需在大学期间参与艺术团排练或具备高水平运动技能,并通过学校考核。
行政保研:本科毕业后在学校担任辅导员1-3年,要求是学生会干部或党员,之后可在本校读研究生。
硕师计划:选拔部分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满后返回学校攻读研究生。
破格保研:针对本科期间有显著学术成就的学生,如发表SCI/EI论文或获得国家级科研竞赛奖项,可突破排名限制获得保研资格。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详细信息请联系在线辅导老师了解。
以上就是【保研加分项目有哪些?最新整理,早看早知道!】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内容,可登录高顿保研频道或者咨询右下角在线辅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