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有哪几种方式?保研方式包括支教保研、行政保研、硕师计划保研、夏令营保研、预推免保研、师范类补偿名额、少数名族骨干计划、校际互推免试。
一、保研有哪几种方式?
1.支教保研
每年各大高校依据教育部相关政策,开展支教保研学生的招募工作。入选的学生将被派遣至指定地区,开展为期一年或半年的支教活动。这种保研形式通常为内保,即保送至本校,包括北京大学的“青年志愿者西部计划”和南京大学的“支教行动”。
2.行政保研
若想通过此途径保研,需加入学校的学生会、团委或学生社团等组织,并积极参与各类活动,担任关键职务,部长、主席等。在此过程中需展现出卓越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
3.硕师计划保研
硕师计划是面向教育类专业学生的保研方式。学生申请时需领取并填写《“硕师计划”研究生登记表》,表明愿意到指定农村学校任教。学生签约后将在农村学校任教3年,同时通过远程教育等方式修读研究生课程。
4.夏令营保研
夏令营通常在大三下学期启动。保研生需准备前5学期的成绩单、个人简历、推荐信、个人陈述等材料进行报名,获得面试资格后参加夏令营。夏令营期间将举办专业讲座、实验室参观、面试等多种活动。
5.预推免保研
预推免一般在大四上学期开展,活动形式相对夏令营较为简洁,多数情况下直接进入考核环节,考核内容通常包括笔试和面试。
6.师范类补偿名额
学生需确认所学专业是否为师范类,并满足学校规定的其他条件。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师范类院校通常会提供此类名额。
7.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申请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推免的学生需符合少数民族身份要求,并满足高校的成绩和英语要求。许多综合性大学和民族大学,包括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均设有此类计划。
8.校际互推免试
近年来,众多高校通过联盟形式推出了校际互推免试研究生的政策。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之间存在互推免试研究生的合作。中南大学还牵头组建了一个包含18所高水平大学的优秀研究生生源互推联盟。
二、保研流程时间线
3月初 - 5月初:文书材料准备
文书材料包括个人陈述、个人简历、成绩证明及排名证明。这些材料可用于联系导师,此外还包括英语水平证明、专家推荐信、获奖证书、论文、专利证书等复印件,这些都将在报名夏令营时用到。
5月初 - 6月底:关注夏令营信息
各大高校会陆续发布夏令营相关信息。同学们这段时间内可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院校,了解具体专业及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寻找意向导师并尽早通过邮件沟通,避免热门导师名额已满。同时可以适当复习专业课知识。
同学们这段时间必须准备好上述保研材料,及时制作简历并找本校老师撰写推荐信,并完成成绩排名的盖章。同学们需在高校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网上报名,部分院校(北京大学)可能需要邮寄材料,务必注意时间节点。
7月初 - 8月底:夏令营复试准备
通过高校夏令营初审的同学会收到复试通知,部分高校会有笔试和面试,但大部分高校仅有面试。这段时间,同学们可以复习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准备好中英文自我介绍,并制作一份自我介绍的PPT(线上面试时可能会用到)。
8月底 - 9月底:预推免阶段
部分高校在夏令营之后仍有名额未招满,会在这一阶段再次开放申请。如果同学们在夏令营中未获得意向高校的offer,可以考虑在这个阶段再次尝试。预推免阶段的考核形式以面试为主,内容与夏令营相似,涵盖英语和专业课。
9月底 - 10月:推免系统报名(九推)
最重要的环节是推免系统报名,即“九推”。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外,每年全国推免系统的开放时间均为9月28日零点。同学们之前获得的offer只有在全国推免系统中申请才会最终生效。报名后高校会发送复试通知,同学们需在系统中点击接受复试。如果之前已有offer,则可免去复试,高校会直接发送拟录取通知。同学们只能选择一个高校点击接受拟录取,拟录取后,保研过程就全部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