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保研?保研途径有哪些?保研即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985年开始试点,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在大四学生中筛选,不同学校情况不同。保研途径包括普通推免保研,最常见,依多种因素评估;单列保研,如竞赛、论文保研;支教保研,获本校资格支教一年后回校读研;行政保研,选拔优秀学生保留入学资格担任相关工作,适用于特定学生。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保研途径
一、什么是保研
即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顾名思义,就是被保送者不经过笔试等初试一些程序,通过一个考评形式鉴定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直接由学校保送读研究生。高等院校实行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生(简称“保研”)是1985年开始试点的。
一般保研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在大四学生中进行筛选,规则制订和操作权由各学校掌握,因此不同学校,保研情况也有所不同。
二、保研途径有哪些?
普通推免保研
推免,全称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指可以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即考研)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情形。很多情形中,默认推免=保研。
普通推免保研是保研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主要根据学生的在校成绩、论文发表、获奖证明、学术成果等因素进行评估。想要通过普通推免进行保研,学生需要在本科阶段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此外,关注学校和学院的相关政策也非常重要。因为各高校间的保研名额分配会有所不同且政策也有所不同。普通一本类院校保研率要低一些,所以需要提前了解清楚所在院校相关政策。
单列保研
单列保研,又称计划单列保研,也就是除了正常保研名额以外的保研方式,例如竞赛、论文保研这些保研通道。
此种方式旨在鼓励一部分在学术科研中获得了突出成就的本科生,比如以排名第一的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成功申请发明专利,或参与省市级以上科研学术竞赛获得国奖等等。
这部分学生的综合成绩可能略低于预先分配给所在院系的推免指标要求的综合成绩范围,但是其突出的学术科研能力与培养潜质也符合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条件,因而给予相应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机会。
部分高校拥有竞赛保研这项政策——在学校文件中规定的大型学科竞赛(一般是国际竞赛或国家级竞赛)中获突出成绩的学生,在满足学校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基本条件,并符合所在学院相应规定的情况下,将获得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简言之,竞赛保研就是获得学校文件中规定的大型学科竞赛的相应奖项,有突出科研学术成果的即可获得保研资格。论文保研也是一样的道理。
支教保研
支教保研简单来说就是获得本校保研资格,到学校对接的中西部地区县级以下服务地支教一年,支教结束后回校攻读研究生,原则上只能保研本校本学院。
有关高校会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择优选拔”的方式,每年招募一批具备本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部分在读研究生,到西部贫困地区基层中小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和力所能及的社会扶贫、志愿服务、各类公益活动等,同时按照当地团组织安排可兼任所在乡镇、学校团委副书记,参与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从本质上来讲,支教保研属于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一种响应国家号召的行为。与普通保研相比,支教保研对成绩的要求会相对放松些,更注重个人的思想素质和志愿服务意识。
行政保研
部分高校每年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拔部分优秀学生,保留两年研究生入学资格,担任学生辅导员或机关工作人员(可能借调校外教育行政机关)。
行政保研一般适用于曾任学生干部或参加社会实践表现突出的同学。部分高校会要求政治面貌为预备党员或中共党员,并且成绩优秀,综合成绩可能略低于预先分配给所在院系的推免指标要求的综合成绩范围,但是其突出的学生工作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也符合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条件,因而给予相应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机会。
想要获得行政保研资格的学生,一般由学生个人申请,参加学校组织的考核环节,再从中选拔出一部分获得免试攻读研究生指标,指标类型均为学术型保内,导师需要自己联系,工作岗位由学校统一安排。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以官方发布为准,具体信息请联系在线辅导老师了解。
以上就是【什么是保研?保研途径有哪些?】内容的全部介绍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如果想进一步了解研究生报考信息等内容,可以前往高顿保研频道了解具体情况,这里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最新的考试资讯等你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