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P金融机构自身经济效益统计分析指标
AFP金融机构自身经济效益指标,是指各行经营信贷业务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或劳动占用之间的比值。主要有以下指标:
(一)贷款周转速度指标
贷款从发放,经过获得贷款企业使用,到银行收回贷款,为一次周转循环。
1.贷款周转次数。
2.信贷资金周转天数。其计算公式为:
信贷资金 信贷资金平均余额×报告期日历天数
周转天数一 各项贷款 各项拆出资金
累计收回额+累计收回额
报告期日历天数
一报告期信贷资金周转次数
该指标计算结果说明,报告期内周转次数越多,每周转一次的周转天数就越少,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就越快,说明再生产过程的加速和呆滞资金减少,效益就越好;反之,则效益差。
(二)银行费用率
该指标反映银行费用支出变化和控制情况。指标数值越小,说明经营成果越好。
(三)银行成本率
银行成本是为获得营业收入而耗费的支出。该指标反映银行戍本升降情况。本期银行成本率与上期或计划相比较,降低幅度越大,则效益越好。
(四)存款平均利息率
由于我国银行吸收存款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因此降低存款平均利息率,就应调整存款结构,提高低息存款所占比重。
(五)资金成本率
该指标反映银行组织资金时耗费的成本。
(六)利息收益率
该指标反映银行资产创造利息收益的能力。
(七)资产利润率
该指标反映银行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
(八)资本利润率
它是利润总额与所有者投入银行资本的比例。反映资本金的获利能力。
反映CFP金融机构经济效益的统计分析指标,从不同的角度还可以涉及一些,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再一一叙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