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P考试考点解读:影响一国国际储备的因素有哪些
(1)持有国际储备的成本
如果一国不持有国际储备,所节约下来的外汇收入就可以用来进口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品。因此,国际储备也代表着一国对外国实际资源的一定购买力,持有国际储备就意味着放弃当前对这部分国外资源的使用,亦即放弃了使用这部分国外资源来增加CFP理财投资,加快经济增长的机会。这部分成本就表现为进口资本品的CFP理财投资收益率。但在同时,除了黄金外,其他储备资产都会给持有国带来一定的利息收益。
因此在计算储备的成本时需要将这部分利息收益扣除。持有储备的成本就是进口品的CFP理财投资收益率与持有储备资产的收益率之间的差额。
(2)进入国际CFP金融市场筹借应急资金的能力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赤字而需要进行弥补时,当局可以动用国际储备,也可以向国际金瞅市场和国际CFP金融机构筹借资金。原则上说,如果一国能够确保随时从国外筹借到应急资金,它就不需要持有任何国际储备。因此,一国筹借应急资金的能力越大,它所需要持有的国际储备就可以越小。
(3)对国际收支发生各种冲击的规模和类型
一国在考虑持有多少国际储备时,必须对将来可能出现国际收支赤字的概率和规模进行预测。一国国际收支由于内外冲击而出现赤字的概率和规模越大,表明其国际收支状况越不稳定,所需要采取的政策反应强度就越大,在一定比例的弥补与调整组合下,所需动用的国际储备也相应越多。
除了冲击出现的概率和规模之外,一国的国际储备需求还与冲击的类型,即冲击的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对于短期性冲击和长期性冲击所采取的对策是不同的。短期性冲击所造成的国际收支赤字应通过资金筹措来弥补,而对于长期性赤字,最终所依靠的是调整政策,也就是说开支变更政策和开支转换政策的实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一国所面临的冲击越偏于短期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所需要持有的国际储备就越多。
(4)调整速度
如上所述,尽管一定规模的调整政策对于长期性国际收支赤字是不可缺少的,但为了避免快速调整带来难以承受的国内经济震荡,需要在此过程中动用国际储备作为辅助手段。从这一角度来看,调整速度的快慢和国际储备的变动有着一定的替代性,从而国际储备的要求与调整速度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长期性失衡的情况下,调整速度越慢,所需的国际储备也就越多。反之.始初的调整规模大,所需的储备就可以少一些。那么如何确定这一调整弥补的最适合规模呢?原则是将调整的国内经济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概括起来看,影响调整速度,从而影响国际储备需求量的因素主要有:
①边际进口倾向。快速调整几乎都不可避免地要求减少进口,因为重新配置资源使之用于扩大出口,需要相当时日。从理论上说,在国民收入减少的数量既定的情况下,边际进口倾向如果较大,所引起的进口减少就比较多,对消除国际收支赤字的作用就较大,调整的代价就较低。换句话说,对于消除一定的国际收支赤字,削减一定的进口支出,边际进口倾向越大,所要求采取的紧缩政策就越小,以国民收入下降表示的调整成本就越小。由于储备需求与国际收支调整成本成正比,故它与边际进口倾向就成反方向变动。一国的进口倾向越大,表示外来冲击的作用也越强烈,用来缓和冲击的国际储备需求也就越大。
②进口供求弹性。我们已经知道,不论是开支转换政策还是开支变更政策都会通过改变国内外商品的相对价格作用于进出口收支。不考虑供给弹性,如果一国的进出口需求富于弹性的话,一定的相对价格变动(如贬值)就会引起较多的进口支出下降和出口收入上升。这样,该国的调整成本就相应较少。调整速度可以快一些,而对储备的需求则相应就小些。但对于有些国家,尤其是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扩大还会面临出口弹性的限制,即使出口需求弹性很高,如果在短期内供给方面难以对相对价格变动作出反应,要迅速扩大出口也是很难的,快速调整的代价由此也是很大的。对于这类短期出口供给弹性很小的国家,就需要保持较高的国际储备水平。
③汪率制度。一般来讲,汇率变动越富有弹性,对快速调整就越有利。
④外汇外贸管制程度。在许多国家,当国际收支发生赤字时,不是通过向外汇市场提供外汇储备来弥补供求缺口,而是采取直接控制进口数量的办法,即通过外汇外贸管制来限制外汇的使用。由于对其他调整政策的效果信心不足,这是多数发展中国家乐于采用的调整措施。对于外汇外贸管制严重的国家,所需的国际储备可以少一些,但管制严重往往也是国际储备不足的反映。
⑤各国政策的国际协调。各国实行政策协调,可以减少对国际储备的需求。政策协调对储备需求的意义是两方面的:一是缩小国际收支失衡的程度,反而直接减少弥补手段的需要;二是当国际收支失衡出现时,通过避免各国政策各行其是,增强调整政策的效果,降低调整成本,从而可以加快调整速度,减少储备需求。
(5)进出口规模
由于储备最基本的用途是弥补国际收支赤字,所以它需要同一国对外贸易水平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显然,进出口规模不同的国家所需要保持的储备水平是不一样的。对外贸易数量大,需要的国际储备就多,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