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是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离不开学习。今天高顿网校小编跟大家分享的这位ACCA大咖从校园的学业,到职场的学识,再到人生的学问,在学习的道路上无疑都是非常成功的。他就是温志斌,在日资企业工作超过12年,先后担任成本分析、预算管理、财务、税务以及人力资源、行政管理等工作。2008年成为ACCA会员,2012年完成英国曼彻斯特大学MBA课程。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他的成功之道。
您觉得获得ACCA专业资格过程中,*2挑战的是什么?您是如何克服的?
太多了。看不懂教材内容、题不会做、没有足够的时间看书做题等等都是曾经面临的挑战;*5的挑战还是自我的惰性,以及在遇到困难时基于畏难产生逃避的念头。这时,最重要的就是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考ACCA?答案无疑是通过ACCA的学习获得更强的竞争力、更实用的分析技术及理念等。只有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才能再次获得压力和动力。我可以分享一个克服惰性的方法,即是教练技术里所提及的:营造促进自己学习的外部氛围。将自己每次合格通过考试的消息告诉同事、上司、高顿财经的老师,从他们那里获得鼓励,自己也就不好意思半途而废。而且我基本上每科都报了高顿网校的考前串讲班,为了对得起这几千大洋,也会逼迫自己去学习。现在回头想想,这些细节看似微不足道,但对业余学生而言起了很大督促作用。
请问是什么原因触动您去做ACCA讲师?是什么吸引了你?
我曾担任公司的内部讲师,主讲过部分管理类的课程,得到学员们的认可,自然就爱上了培训类工作。ACCA考试差不多完结时,恰好高顿问我是否愿意做ACCA的业余培训讲师,这对我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会,当然便答应了。几年下来,挺享受去大学讲课的感觉和经历。另外,成为讲师,可在授课中实现对知识的再整理、再消化,从而更好地保持与ACCA的联系同时达到知识更新。
最得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的特性及课程的特点,注重调整教学方式;而这种“有趣型+学者型+打鸡血型”的授课过程和结果得到学生们的认可。最快乐的莫过于收到学生们通过考试的好消息,他们言语中流露出的感谢和对未来的憧憬瞬间弥补了所有的劳累,也是我*5的欣慰。另外,还和很多学生成为朋友,学完后还会与我保持联系,咨询针对未来的工作与生活的各项事宜。
相应地,其中也会有“苦”的时候,例如准备课件。每年的ACCA课程内容中都要调整相关税率,或增减一些税法细则。讲师要实时更新课件。体力也是个严峻考验,一次授课一般连续三天,我习惯站着讲课并与学生们互动,三天下来自然腰酸背痛。当然,这也提醒了我要注意锻炼身体。
您能给现在的ACCA学员一些建议么?
顺利完成ACCA考试的征程,仅有三个关键词:信念、学习方法、练习。相信大家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我希望大家向乌龟学习。ACCA考试总共需要考14科,难度设计比较合理;就像一场漫长的长跑,如果一时心血来潮,像兔子一样猛一阵跑,但后来遇到较难的科目却没有了耐性,那最后也得不到ACCA毕业证;反观乌龟,循序渐进、按步就班地始终坚持一个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前进,这种精神正是ACCA,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所需要的。
因此,首先需要秉持信念,踏实地朝目标努力且不轻言放弃;只要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学员都是可以通过ACCA考试的。其次,学习方法很重要。ACCA的14科考试都按过程考点来计分且50分合格,其宗旨在于培养人才。如果是业余考试者,参加高顿的考前串讲班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通过听课可以帮助学员理清脉络,节省不少精力。再次,Practice makes perfect,只看不练十遍,不如做题一遍。做题的目的是要发现自己的不足,先做题再看答案,将不会的知识点汇总起来,形成一个“待学知识点名单”,并常常复习。
此外,还有几点应试建议:
1. 做成一个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如果自己执行力弱的话,找个愿意对你负责的人监督你的学习。
2. 考试中首要是做好时间的分配。将各道题目的时间分配好,并严格执行。先看题目,再读内容。边读内容,边将重点、信息点划出来。
3. 回答的格式和内容一样重要。
4. 注意板书工整,细节(千分位、数字左对齐、双划线等)体现专业。
他坦言,需有清晰的学习目的,否则要么缺少动力和激励中途而废,要么学习了很多、拿了很多证书,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同时,学习与经营企业有许多共同之处,如培训方式的选择、全员积极性的调动等;将ACCA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经营的同时,自身的造诣也相应得到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