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同学们来说,职业规划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你接下去的职业发展道路的基本统筹,对于ACCA学员来说也是一样的,既然走了ACCA这条路,那么接下去要做什么,在多久时间内拿到证书,这些都是需要规划的,高顿网校小编整理了以下须知,供大家参考。
  ACCA备考之ACCA职业规划
  很多人,他毕业的时候没有规划,或者只思考过短期的职业问题,干一步算一步。如果目前的工作可以接受,他就在无聊和无趣中继续干下去;如果哪天工作接受不了了,就继续盲目地寻找下一份工作。更多的人是,明明在职业初期有着明确的职业规划,但是因为很多客观原因没法坚持下去。比如我喜欢这个行业,大学学的也是这个,但找工作的时候发现这个行业前景不明朗,所以我就做去了自己不喜欢的另外一个职业。这种情况下,往往你会发现自己干几年、甚至到了30岁左右还是没有任何头绪。
  职业规划难不难?当然难,难在自己不懂、没意识到、坚持不下去,更难在生活所迫等客观原因。但职业规划还是有理念和技巧可循的。
  1、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有很多人说,努力重要,只要努力没有干不成的事。但事实是这样的么?努力很重要,但是选择更重要,你在错误的路上走得越远,只会距离成功越远。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你进事务所,别人也进事务所,人家选择了从人脉上下功夫,你选择了从专业知识上下功夫并且比他更努力,你觉得最后比较成功的会是谁?不能说专业知识不重要,但是人家能拉来业务,有了业务流就奔着合伙人、副总裁去了,你在专业知识上努力一辈子也是个打工的命。
  再举个例子,别人卖东西都上网了,你还抱着个没人流的小店,你觉得你再努力可以更成功吗?
  在职业规划上,更多人面临的问题反而是自我,有没有遵从自我的意志。职业规划的*9步,你可能面临的就是自己的内心和世界的斗争,这个斗争贯穿你的整个大学生涯。你选的专业是不是自己真心喜欢的?你选的工作是不是真心喜欢的?你既然不喜欢,能获得好的成就吗?
  选择无外乎借势、走心,借势就是借大势、借资源、借身边一切的有利条件。有人脉的就一定用人脉,有资源的一定用资源,哪个行业有前景就别抱着半死不活的工作。走心就是听从你内心的声音,你自己是不是真正喜欢?
  职业生涯中,选择不止一次,是个持续渐进的过程。你无法保证自己的每次选择都正确、也无法保证每次选择都不会走弯路,但至少要保证自己的方向是正确的、如果走了弯路可以马上再转回来。
  2、走心,其实也是跟随自己的价值观
  价值观决定的是什么?是你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对一件事物的好恶判断。
  生活方式很重要,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职业发展成功还是失败的判别标准就是你是否得到了你想要的生活,你的职业所带来的生活方式是否符合你的价值观。如果你追求快节奏和高薪,那你就必须接受付出很多、牺牲很多的生活方式;如果你想工作、生活都不放弃,那你有可能会失去更快的晋升和更高的薪资。
  这里举一个知乎的例子:有个技术员家里有钱,但特别牛B,在公司别人要干三天而且很多错误的工作,他只需要一天半而且基本没有错误。他不在乎拿多少钱,活干完就刷微博看视频,他的经理说了也不听。这个经理就去知乎倒苦水,说这个技术员三观不正。你猜别人都怎么评论的?围观的人都说是经理你自己三观不正。
  价值观的好恶判断也是一样。比如你道德观很重,但你所在公司的业务又不那么“阳光”、“正面”和“健康”,那你的工作一定会很痛苦。
  价值观其实也是选择的一部分,是自我和这个世界对抗平衡的过程。对于任何人,都应该建议他遵从内心的价值观,不管价值观看起来如何。首先别人没权力批判他人的价值观,其次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不容易在短时间内修正,应该尽量避免价值观和人生发展间发生冲突。
  3、职业规划从选择专业就应该开始了
  每个专业都有找不到工作的人,冷门专业的抱怨专业冷门、市场需求小,热门专业抱怨专业太热门、竞争过于激烈。反正不论专业怎么样,都有一群人找不到工作,都有一群人在抱怨。
  这不是专业的问题,而是职业规划的问题。这里面的人出现了两个问题,*9是对自己的专业选择认知出现了偏差,第二是对什么是真正的专业出现了认知偏差。
  *9个,专业*5的优势自然是就业容易而且就业后的发展前景好。由此衍生出了社会比较认同的热门专业,比如说计算机、金融、物流、财务等等。说白了就是这些专业的产品相对比较好销售,市场的需求比较热烈,而且这些专业大都起薪高,发展前景好。但是随着市场分工的不同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里面就不同了,有的职业市场好、需求大、大学生好专业知识好“销售”,这些就自然形成了热门专业,反之就是冷门专业。
  什么叫自己的专业选择认知出现了偏差?举个例子,市场营销几年前是很热门的专业,现在就是毕业生过剩的专业,市场需求本身就在变小,而且竞争压力很大。这个专业很热门的时候你没选,它不热门你选了,就是认知有偏差。大学本身也是个容易出现偏差的东西,以前大学毕业生很抢手的,现在有时候还不如个专科生,但很多学生和家长还拼命考大学。
  再说专业,专业当然是指各个专业,更指适应市场的专业度。这里强调适应市场,是因为大学设置的课程已经和市场基本脱节了,起码在很多专业是这样的。你大学课程正正常常学完,是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是找不到工作的。如果你在学校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是对学校的专业和市场的专业间的差距没有很好的认识。
  否则财会大学生为什么那么早就开始考各种证?因为好玩?
  专业也有个喜欢不喜欢的、发展前景的区分。能选到自己喜欢,发展前景还不错的*4,其次听从自己的内心还是很重要。
  4、确定人生目标和职业目标
  职业规划出问题很大的原因来自职业困惑,大多数人的职业困惑是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也毫无动力可言。俗语说得好“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学业、择业、职业都需要和职业目标协调一致。确定好职业目标可以让自己觉得充实、有干劲。高顿教育的李老师对格外忙碌的大学生更为看好,“大学里忙的大学生之所以忙,就是他们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比如要进入世界500强,就要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学好英语、参加各种考试、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等等。”一些大学生和家长的观念就是”“进了大学可以好好放松玩玩了”,其实是在误导自己的孩子。
  考证也是这样,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辛辛苦苦考了证最后发现没什么用,甚至你交会费就是要纪念一下自己曾经为考到这个证努力过;同理,没事就考一下证和什么证都考也是这个问题。
  确定好职业目标还可以让自己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短板。你要出国,你的英语就得提高;你要做记者,你的文字能力和沟通能力就要强。技能能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提升,这是一回事,但如果你连需要提升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确立职业目标,需要你知道自己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然后通过分析、提升、选择,最后在这之间做一个平衡。
  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也是相辅相成的,人生目标就是通过职业目标、家庭目标等无数个小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为什么说要确定人生目标呢?人生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你职业目标在人生中的位置有多重要,这也是个选择与平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