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时间,终于和ACCA说再见。高顿网校小编整理了学员关于通过率极低的P5老大难的考经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P5通过,欣喜若狂
  睡眠质量一向很好的我在2015年8月1日早晨失眠,辗转反侧。盯着龟速转动的时针,计算着与英国的时差,一遍遍刷新着安静的邮箱,终于P5 PASS的邮件让我如释重负,欣喜若狂。七年ACCA备考终于画上了句号,收获的不止是朋友圈的点赞,更是战胜困难的勇气。
  “看”真题:导致fail两次
  研究生期间的我将目标定为两年时间通过14门考试:CPA 5门+ACCA 9门(免考5门)。由于我的英语不是很好,担心动手做题的话,会浪费很多时间,于是制定了“看题背答案”的策略,然而事与愿违,尽管仍然每天苦行僧般的修 行,但还是留下了三门ACCA的小尾巴,只能在工作后再接再厉。但时间零散,干扰变多等上学期间未曾遇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的进度,3年时间仅完成了 P3,P4两门,而P5这个公认的老大难我还未曾看过他的真面目。*9次47,FAIL,不过如此嘛,我只是用零散的时间背了几个模型背了几个真题的答 案,看来胜利离我不远了。为尽快结束ACCA考试,我将大量节假日及全部10天的年假全部用于备考P5,“看”了所有真题,信心满满的上了考场,没想到分数竟然还是47分。我慌了,就像圣斗士一样,用了最后的绝招也没能伤到敌人的一根汗毛。
  学姐王军给了我“救命稻草”
  Fail两次后,我开始怀疑我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于是便流连于各大ACCA论坛,终于搜到了王军的文章,看到了她如何在徐老师的帮助下通过了P5的考试,我如抓住救命稻草般报名了徐老师的P5课程,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主要的体会是:
  (1)徐老师著名的“八步法”强调的是动手和动脑,动手才能强迫自己首先要主动思考,然后与考官答案做比较,才能逐渐熟悉考官的思路同时找出自己的差距,逐步将知识点转化成自己的东西,而如果仅仅被动看答案,别人的东西将永远是别人的东西;
  (2)听了徐老师总结的知识点整合图,就可以感受到徐老师的功力,不得不承认如果靠我自己的力量,我应该不会理解到这个深度的,理解了这个整合图后,信心大增;
  (3)在前面两次P5备考中,对于有些真题的答案我实在摸不到头绪,心中一直有个恐惧,万一考试遇到这种题怎么答,在串讲中,徐老师告诉我们,的确有些题目考官答案的思路也是不清楚的,我们可以在掌握知识点整合图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路,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拿分;
  (4)在学习P5过程中,徐老师鼓励我们提问并耐心的回答各位同学的问题,然而我却走了极端,在EVA的计算方法上钻起了牛角尖,钻研起超出考试范围的内容,徐老师及时提醒我说EVA可以写成一本书,
如果因为过于纠结EVA的细枝末节而影响复习其他内容,这是不适合的,我按照徐老师的教导及时调整了方向,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覆盖全面知识点;
  (5)在这次P5考试中,由于过于紧张,在考试过半时我发现*9道大题我竟然忘了按照Report的格式去写,本应白得的格式分竟然没有拿到,如果这次又是差了3分可怎么办,好懊恼,幸好脑海中及时想到了上考场前徐老师的叮嘱“不出考场不放弃”,让自己镇定下后顺利完成了后面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