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说,在憧憬着未来的同时,也希望在大学四年里自己能够有所作为,不少人都会把眼光放到考证上。那ACCA这张黄金证书是否就是高不可攀?当然不是!事实上,能够在本科四年的时间里提前完成ACCA考试,不仅在就业时优势明显,更是已在职场上先人一步。
  虽然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实践经验缺乏、英语表达不强、知识贮备太少等缺陷,却是制约本科生攻克ACCA的难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并且在大学4年中迎战ACCA?下面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大一“五件事”
  有计划,就得从大一就开始准备,选择了ACCA班,就是选择了挑战,不过,问题是,大一时该做些什么?
  需要纠正的是,大一时并不用着急读ACCA教材,以后有的是时间。章轲提醒,大一学生只需要做5件事情:
  (一)尽快忘却你高考成功的喜悦,努力调整到大学学生的心态,作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二)补英文!这是ACCA学习的根本。
  (三)用最短时间读最多书,迅速扩大知识面。
  (四)自学或上课时好好学习会计基础、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三门课程。
  (五)开始训练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每天坚持用英文写一篇短文或日记,不要记叙文和散文,要有观点、有论据。
  如何分配学习时间?
  大一过后,本科生可以开始接触ACCA教材。本科生和社会学员不同,在看教材过程中可能要花较多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精读”。章轲建议“用进度调控深度”,也就是说*9遍看教材时,*4做到平均进度每天20-30页。看完一遍教材,大家往往觉得什么都没有记住,这是十分正常的,但不要紧,接下来你需要做题,通过做题发现问题或知识欠缺,再回来看教材。习题最少做2-3遍,只有做到非常熟练,考试才有把握。
  需要提醒的是,ACCA14门课程,并不包含所有必要的知识,因此除教材外,需要多接触大量课外读物,多参与一些社会活动。
  看书的范围可以以ACCA课程为核心,逐步向外展开;看书主要是扩大知识面,有一些概念就可以了,不需要深入掌握;看书时要思考、要积累,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习的能力。实践证明,如果ACCA学员没有相应的课外阅读作补充,很难理解教材和考试中出现的一些内容。
  ACCA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考试,有时候一些体验可能成为你突破这种障碍的*10途径,因此,多参加社会活动,和同学们打交道,将能学到全面地考虑问题、如何坚持与妥协、如何沟通与表达,这些能力的提高,有助于ACCA的通过。
  ACCA,突击行不通
  ACCA不是一项选拔天才的考试,而是一项考验意志力的长跑,贵在持之以恒。通过突击过关的想法,并不可行。
  章轲建议大学生们要充分利用假期进行学习。一般ACCA每次考试后都是学校的考试,然后就放假。之前都会拿到新书,与其自我放松,等到开学后成绩出来再说,不如用点心思,充分珍惜假期里把2-3门课程的教材读完,开学后老师再讲课时,自己完全是有备而来,学习效果大大改善,考试通过的概率也会增加许多。
  英语能力不能只为应试
  ACCA对英语阅读和文字表达的锻炼是显而易见的,但不意味着通过了ACCA,英语就很好。实际上,ACCA学员大多期望到外企或涉外单位工作,因此英语还需要提高,章轲认为,ACCA学员在英语上必须重视三个关键点:
  一是发音是否标准,这个初中阶段遗留下来的问题,有时会成为影响就业的大问题。
  二是口语是否流利,你可以词汇量不大,可以语法不精,但不能表达不畅,否则,手里拿着ACCA合格成绩单,也会被人认为是书呆子。
  三是要多学一点商务英语。不少大学生甚至发传真不会写Cover,这样就会抵消他拿到的ACCA价值。
  在看完专家对在校大学生学习ACCA提出的意见之后,是不是蠢蠢欲动,那就行动起来起来吧,为梦想奋斗,为理想而战!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对自学的考生来说,听辅导课是必不可少的,在网课老师的指导下,学员自己去精读钻研,才能加深对会计知识的理解,牢固掌握应考知识。体验免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