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感兴趣的考生快和高顿小编一起看一下吧!
一、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
1、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仍可使用的年限;分母代表服务年限的总和。假设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为1 ^ 2 ^ 3…N=N(N ^ 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2、年折旧率=合理使用年限/年限总和100%;
3、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4、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5、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6、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总和法计提,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二、什么是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总和年限法、折旧年限积数法、年数比率法、级数递减法或年限合计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三、如何运用年数总和法来计提折旧
我们假设一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是5年,原值为1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1000元,我们尝试来用年数总和法来计算这项固定资产的折旧额。
在第一年折旧的时候,首先我们要以原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价值作为基数,那就是10000-1000=9000。然后我们再来计算年数总和,由于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那年数总额就是1+2+3+4+5=15,如果预计使用寿命为3年,那就是1+2+3=6,这样讲解大家应该可以理解吧。
因此,在计算第一年折旧的时候,我们可以写为(10000-1000)*5/15=3000,分子上的5,代表预计使用年限还有5年。
第二年折旧额的计算过程为(10000-1000)*4/15=2400
第三年折旧额的计算过程为(10000-1000)*3/15=1800
第四年折旧额的计算过程为(10000-1000)*2/15=1200
第五年折旧额的计算过程为(10000-1000)*1/15=600
- 中级会计考试备考资料>>中级会计考点汇总下载 会计实务在线试题 中级会计三科目考点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