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5年经济师考试,高顿网校为大家整理了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考点资料供学员参考复习!
  组织职能
  一、组织工作概述
  (一)组织与组织工作
  考试内容:组织与组织工作(掌握)
  1.组织的概念:组织是为实现一定目标,经由分工协作而组成的具有特定职责、职权关系的系统。
  2.组织工作:为实现既定目标,将有关的各项业务活动加以分类组合,并根据有效跨度原则,划分出不同的管理层次和部门,规定这些层次和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关系,将执行和监督各类活动所必需的职责、职权赋予各层次、各部门主管人员的活动。
  组织工作的核心是建立有效分工、协作的关系结构。
  (二)组织工作的基本过程
  (1)目标分解;
  (2)任务分解;
  (3)设立部门;
  (4)设立职位;
  (5)明确各职位的责、权、利;
  (6)明确各部门、各职位的相互协作配合关系。
  组织工作要形成相关的三套文件: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组织系统图。
  二、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目标统一原则
  (二)分工协作原则
  (三)有效跨度原则
  有效管理跨度是指一名主管人员有效监督、指挥其直接下属的人数(掌握)。
  (四)责权一致原则
  (五)统一指挥原则
  (六)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七)精干高效原则
  精干高效原则是衡量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之一。
  (八)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组织结构及其形式既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又要与环境相适应,随环境的重大变化而调整。
  (九)均衡性原则
  同一级机构、人员之间,在工作量、职责、职权及收入等方面应大致均衡,不宜偏多或偏少。
  三、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
  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合理地确定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划分部门、划分职权。
  (一)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掌握)
  考试内容: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影响管理跨度的因素,直高结构和扁平结构的优缺点。
  1.管理跨度
  管理跨度的概念:管理人员直接指挥、监督其下属的人数。
  2.影响管理跨度的因素(掌握)
  管理人员的能力、人员的素质、工作的性质、授权程度、计划的完善程度以及沟通程度。
  3.管理层次
  管理层次的概念:组织中职位等级的数目。
  管理跨度与管理层次的相互关系:管理层次与管理跨度呈反向关系,管理跨度大,管理层次就少,管理跨度小,管理层次就多。
  4.直高结构
  直高结构是指具有管理跨度小管理层次多的组织结构。
  优缺点。
  (1)优点:分工明确,管理严密,上下级易于协调;
  (2)缺点:管理人员较多,管理成本较高,不利于信息的纵向传递,抑制下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5.扁平结构
  (1)扁平结构是指具有管理跨度大管理层次少的组织结构。
  (2)优缺点
  优点:管理人员较少,管理成本较低,简化信息纵向传递的环节,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上下级关系,有利于授权、分权和调动下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对人进行选拔和培训。
  缺点:增加了管理人员的负担,加大了横向沟通联络的困难,使管理人员容易陷入日常工作,不利于对下级进行严密的控制。
  (二)部门的划分
  考试内容:部门的划分
  划分部门的方法主要有:
  1.按人数划分部门
  最原始、最简单的方法,适用于基层部门的划分。
  2.按时间划分部门
  一种在正常工作时间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时,采用的部门划分方法。
  3.按职能划分部门
  是根据专业化的原则,以工作性质为基础进行部门划分的方法。如人事、财务等职能部门。
  4.按产品划分部门
  产品部门化,是根据产品或产品系列划分部门的方法。
  5.按地区划分部门
  6.按顾客划分部门
  顾客部门化,根据顾客或服务对象的不同需要对部门进行划分的方法。
  7.按过程划分部门
  过程部门化,将组织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而形成部门的方法。
  8.按设备划分
  根据某些大型、昂贵设备划分、设立部门的方法。
  (三)职权的划分
  考试内容:职权的划分(掌握),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判别,影响集权和分权的因素。
  1.组织中职权的种类
  (1)直线职权:直线人员(部门主管)所拥有的决策权、指挥权和赏罚权等。
  (2)参谋职权:参谋人员所拥有的提出建议、提供咨询等职权。
  (3)职能职权:职能部门管理者在其职能范围内对其他相关部门行使的部分直线权力。
  2.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判别
  主要依据各管理层拥有的决策权,包括决策的数目、决策的重要性和决策审批手续的繁简。
  3.影响集权和分权的因素(多选题)
  影响集权和分权的因素主要有组织规模、组织历史、管理理念、决策代价、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以及环境因素。
  四、组织结构的主要类型
  组织结构的概念:组织结构是组织中各个部分构成的组合关系。
  组织结构的主要类型: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事业部型组织结构、模拟分权型组织结构、矩阵型组织结构、网络型组织结构等五种类型。
  特点、优缺点。各组织结构的结构图和适用范围。
  (一)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
  考试内容: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的特点、优缺点,适用范围。
  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即直线职能制,是直线制和职能制的结合。适用于中等规模的组织。
  特点P186。
  优点:既具有直线制度权明确、统一领导等长处,发挥了职能部门的业务特长和参谋作用,又避免了多头领导,多头指挥,使企业有了较高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缺点: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下级直线部门工作的积极主动性较差,上级协调直线部门与职能部门的工作量较大等。
  适用于中等规模的组织。
  (二)事业部型组织结构
  考试内容:特点、优缺点,适用范围。
  即事业部制,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管理者斯隆首先创立,所以也称作斯隆制。事业部制是一种典型的分权型组织结构。实现“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优点:有利于企业的*6管理层摆脱具体的日常事务工作,集中对关系企业全局和长远战略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出正确决策,有利于发挥各事业部的积极 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具有全面管理才能的管理人员,提高了整个企业的稳定性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为企业规模的扩大与多样化经营提供了极大的空 间。
  缺点P186。
  适用于大规模、多样化经营的企业。
  (三)模拟分权型组织结构
  考试内容:特点、优缺点,适用范围。
  对于化工企业、钢铁企业等无法划分成若干个独立的事业部的企业,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为了实施有效的管理,借鉴事业部制“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优 势,采取了模拟分权型组织结构。该组织结构介于直线职能制与事业部制之间的组织结构形式。其特点是,模拟分权制的主要组织单位不是事业部,而是由模拟事业 部而形成的生产阶段。适用于不能设置事业部制的大型企业。
  优点与事业部制相同。缺点P187。
  (四)矩阵型组织结构
  考试内容:特点、优缺点,适用范围。
  即矩阵制,又称规划——目标结构。矩阵制是由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项目小组发展而来。其特点是:依据职能划分部门和依据产品(项目)划分部门所形成的形似矩阵的组织结构。
  优点、缺点P187。
  适用于产品种类多、变化大、以项目为主要任务形式的企业。
  (五)网络型组织结构
  考试内容:特点、优缺点,适用范围。
  即网络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组织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公司作为一个小型的中心组织,以合同为基础,依靠其他商业组织进行开发、制造、营销或其他关键业务等经营活动的结构。
  优点、缺点P188。
  适用于小型组织,大型组织也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运用网络结构。
  五、组织变革
  (一)组织变革的含义和动因
  考试内容:组织变革的含义和动因
  1.组织变革的含义
  组织变革是组织为适应内外环境与条件的变化,所进行的各种具有革命性的调整和改变。
  从本质上讲,组织变革就是组织创新。
  2.组织变革的动因
  (1)外部动因
  外部环境因素是推动组织变革的根本动因。主要有:重大政治事件、新颁布和新变更的法律、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其他经济发展趋势、新的技术、新的文化观念、新的顾客需求、新的竞争格局以及发生重大改变的物质因素等。
  (2)内部动因
  内部环境因素是促成组织变革的直接动因。主要有:组织的主导观念、组织结构因素、组织的人员状况、组织的技术状况、组织的财务状况等。
  (二)组织变革的内容
  考试内容:组织变革的内容(掌握)
  组织变革的内容包括战略变革、结构变革、技术变革、人员变革、文化变革以及物质环境变革。
  (三)组织变革的过程
  考试内容组织变革的过程(掌握)
  1.形成变革的紧迫感;
  2.建立联合指导委员会;
  3.构思变革设想,制定变革战略;
  4.传播变革设想;
  5.采取变革行动;
  6.创造短期收益;
  7.增强变革活力;
  8.巩固变革成果。
  (四)克服变革的阻力
  考试内容:克服变革的阻力
  1.组织变革阻力的类型(多选题)
  (1)个体阻力
  个人对变革的阻力主要源于习惯、不确定性、经济因素、思想因素等。
  (2)组织阻力
  组织对变革的阻力主要源于组织结构惯性、组织行为惯性、组织层次局限、已有的专业群体、已有的权力关系、已有的资源分配格局等。
  2.克服阻力的方法(多选题)
  (1)教育和沟通;
  (2)参与;
  (3)促进和支持;
  (4)谈判;
  (5)操纵和收买;
  (6)强制。
  最后,祝所有考经济师考生们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