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购进商品的溢余发生商品溢余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
查明原因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①属于自然溢余,作营业外收入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②属于供货单位多发商品,本企业同意补作购进,补付货款时,按补付金额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银行存款
③属于供货单位多发商品,本企业不同意补作购进,应按溢余金额减少库存商品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商品同时,将溢余商品作为代管商品处理。
(2)购进商品短缺与损耗
①尚待查明原因和需要报经批准转销的短缺及损耗,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短缺金额)
贷:商品采购(商品短缺金额)
查明原因后,分别处理:
②属于应由供应单位、运输机构、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负责赔偿的损失
借:应付帐款(或其他应付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③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应将扣除残料价值和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转作“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④属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报经批准后列作“经营费用”。
借:经营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关注会计从业微信,咨询考试报名时间、免费获取考试题库
免费题库: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统一题库
报考指南:2014年会计从业报名时间汇总
考前冲刺:会计从业新政策解读课程+预测押题
高清网课:会计从业考试网络课程试听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