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二节会计核算软件
四、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异同
(一)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相同点
1.目标一致
2.遵守共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3.遵守共同的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
4.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大体一致
(二)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区别
区别点 |
区别项目 |
手工会计核算 |
会计核算软件 |
1 |
会计核算工具不同 |
算盘、计算器等设备 |
计算机(硬件、软件) |
2 |
会计信息载体不同 |
纸介质 |
光盘磁盘等材料 |
3 |
记账规则不完全相同 |
账簿样式各不相同
错账更正方法:
划线更正法、红字冲销法、补充登记法
登账过程可能出错 |
打印输出账页折叠或卷带状
错账更正方法:
红字冲销法、补充登记法
登账过程不会出错 |
4 |
账务处理流程类型存在差异 |
账务处理流程存在多种形式 |
由计算机自动登记各种账簿
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或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
5 |
内部控制方式不同 |
通过凭证传递程序、相互校验核对来实现
对账 |
人机共同控制
输入控制、权限控制等 |
五、ERP介绍(考试大纲不作要求)
(一)ERP的概念
EPR(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其实质是在MRP-II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它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二)ERP的管理思想
ERP管理思想的核心实现对整个供应链和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有效管理。
主要体现: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和事中控制的思想
(三)ERP的发展演变
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的订货点法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的时段MRP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闭环MRP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MRP-II
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ERP
第六阶段,21世纪的ERP系统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