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旧范围
|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①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②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
折旧时间
|
企业在具体计提折旧时,一般应按月提取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
折旧方法
|
企业可选择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其折旧年限和净残值,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
|
年限平均法
|
也称直线法,是指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分摊标准,将固定资产的应提折旧总额均衡地分摊到使用各年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折旧方法,各年折旧额相等,不受固定资产使用频率或生产量多少的影响,因而也称固定费用法。
应提的折旧总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 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原始价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始价值*(1-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原始价值×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原始价值×100% 年折旧额=原始价值×年折旧率 |
折旧计算
|
企业各月计算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时,可以在上月计提折旧的基础上,对上月固定资产的增减情况进行调整后,计算确定当月应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
本月应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增加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月折旧额-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月折旧额 |
账务处理
|
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应根据固定资产用途,分别计入相关成本或损益。
基本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制造费用 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管理费用 销售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销售费用 出租的固定资产——其他业务成本 未使用固定资产——管理费用 |

关注会计从业微信,咨询考试报名时间、免费获取考试题库
免费题库: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统一题库
报考指南:2014年会计从业报名时间汇总
考前冲刺:会计从业新政策解读课程+预测押题
高清网课:会计从业考试网络课程试听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