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会计账户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1.会计账户的对应关系

  对每项经济业务记录所形成的这种“借”记账户和“贷”记账户之间的联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在着这种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和整个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可以检查经济业务的处理是否合理合法。

  【例3—8】华泰公司2009年6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从银行取得六个月的借款100 000元存入银行。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了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增加,记借方;同时负债中的“短期借款”也增加,记贷方,借贷双方的金额相等。此时,“银行存款”账户 与“短期借款”账户就发生了对应关系,这两个账户也就成了对应账户。将该笔业务在两个账户中进行登记,并用箭头表示如图3—14,可以看出资金运动的来龙 去脉是100 000元资金从“短期借款”来,存到“银行存款”去。

  (2)收到国家投资的一台设备,价值200 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增加,记借方,同时引起了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增加,记贷方,增减的金额相等。将该笔业务在两个账户中进行 登记,并用箭头表示如图3—15,可以看出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是l00 000元资金从国家投资“实收资本”来,到“固定资产”去。

  2.会计分录

  (1)会计分录的概念。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编制会计分录时,习惯上采用示方式。“上借下贷,左右错开”的列示方式。会计分录的要素包括记账方向、会计科目和应记金额。

  (2)会计分录的分类。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一借一贷

  复合会计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一般可以分解为几个简单分录。

  (3)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

  ①分析经济业务事项涉及的是资产(费用、成本),还是权益(收入);

  ②确定涉及哪些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

  ③确定应记入哪个(或哪些)账户的借方,哪个(或哪些)账户的贷方;

  ④确定应借应贷账户是否正确,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

  假设该企业2009年12月1日各账户期初余额如表3—3所示。

  表3—3                   有关账户期初余额

  期初余额

  会计科目 借 方 贷 方

  银行存款 30 000

  应收账款 100 000

  原材料 28 000

  固定资产 250 000

  生产成本 0

  短期借款   70 000

  应付账款   38 000

  实收资本   300 000

  合 计 408 000 408 000

  【例3—9】投资者甲以机器一台,作价80 000元,向本企业投资。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80 000

    贷:实收资本——甲     80 000

  【例3—10】某企业收到上月销售产品货款l00 000元,存入银行。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l00 000

    贷:应收账款——××   l00 000

  【例3—11】企业购入原材料8 000元,货款尚未支付。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8 000

    贷:应付账款——××    8 000

  【例3—12】某企业仓库发出原材料3 000元,用于产品生产。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 3 000

    贷:原材料——××    3 000

  【例3一13】某企业用银行存款50 000元归还前欠银行短期借款。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短期借款——×× 50 000

    贷:银行存款——X×   50 000

  【例3—14】以银行存款支付原购材料款8 000元。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账款——×× 8 000

    贷:银行存款——××   8 000

  需注意的是,企业不能将两项或两项以上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合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复合会计分录。

  例(判断):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对每一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相同的方向、相等的金额全面地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

  『正确答案』×

 

  (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1.试算平衡的含义

  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

  2.试算平衡的分类

  试算平衡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发生额试算平衡;二是余额试算平衡。

  在把经济业务记入有关账户后,有关账户之间会出现一些相等(平衡)关系,会计期末,通常根据这些相等关系来检查有关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公式为: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发生额试算平衡的理论依据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根据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每笔业务发生后,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因为每笔业务的借贷都是相等的,在期末所有账户汇总后,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和贷方发生额合计也必然相等,如果不等,则表明账户记录有错误。

  发生额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发生额试算平衡表”来进行的。其格式见表3—4。

  表3—4                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

  年 月 日        单位:元

  会计科目 借方发生额 贷方发生额

  合 计

  (2)余额试算平衡法。余额试算平衡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这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决定的。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