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 领先 战略 | 含义 | 该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等领域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成为产业中的成本领先者的战略。 |
优势 | 1.形成进入障碍; 2.增强讨价还价能力; 3.降低替代品的威胁; 4.保持领先的竞争地位。 总之,企业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可以使企业有效地面对产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以其低成本的优势,获得高于其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 |
风险 | 1.技术的变化可能使过去用于降低成本的投资(如扩大规模、工艺革新等)与积累的经验一笔勾销; 2.产业的新加入者或追随者通过模仿或者以高技术水平设施的投资能力,用较低的成本进行学习; 3.市场需求从注重价格转向注重产品的品牌形象,使得企业原有的优势变为劣势。 |
适用 情形 | 1.产品具有较高的价格弹性,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价格敏感用户; 2.产业中所有企业的产品都是标准化的产品,产品难以实现差异化; 3.购买者不太关注品牌,大多数购买者以同样方式使用产品; 4.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消费者的转换成本低。 |
所需资源和能力 | 1.在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中建立生产设备实现规模经济; 2.降低各种要素成本; 3.提高生产率; 4.改进产品工艺设计; 5.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程度; 6.选择适宜的交易组织形式; 7.重点集聚。 |
【提示】当企业想利用其核心能力以满足某一特定产业细分市场的需求而不考虑其他需求时,就可以采用集中化战略。可以作为集中化战略目标市场的特定细分市场的例子包括:
(1)某一特定的购买群体(如老年人或年轻人;
(2)某一特定的产品类别(如专业油漆匠用的油漆或自助用户使用的油漆;
(3)某一地理区域或市场(如美国东部或西部。
基本竞争战略的综合分析
鲍曼提出的“战略钟”,可以对波特的许多理论进行综合。将产品的价格作为横坐标,顾客对产品认可的价值作为纵坐标,然后将企业可能的竞争战略选择在这一平面上用八种途径表现出来。其中,有效竞争战略分为五种。
(一)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包括途径1和途径2。可以大致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低价低值战略(途径1),二是低价战略(途径2)。途径1可以看成是集中成本领先战略。途径2则可以看作是成本领先战略。
(二)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包括途径4和途径5。也可大致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高值战略(途径4),二是高值高价战略(途径5)。途径4可以看成是差异化战略。途径5则可以看成是集中差异化战略。
(三)混合战略(整体成本领先/差异化战略)
混合战略指途径3。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可以在为顾客提供更高的认可价值的同时,获得低成本优势。
从理论角度看,以下一些因素会导致一个企业同时获得两种优势:
(1)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公司会增加市场份额,而这又会因规模经济而降低平均成本。 其结果是,公司可同时在该产业取得高质量和低成本的定位。
(2)高质量产品的累积经验降低成本的速度比低质量产品快。其原因是生产工人必须更留心高质量产品的生产,这会因经验曲线而降低平均成本。
(3)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在高质量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例如,全面质量管理(TQM)运动的全部推动力就是使公司改善生产过程,以提高产品质量,同时降低平均成本。
(四)失败的战略
途径6、途径7、途径8一般情况下可能是导致企业失败的战略。我国一些产业中的企业能够为消费者提供质次价高的服务而生存的不错,正是由于企业拥有垄断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