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出口货物退税率
出口货物的退税率,是出口货物的实际退税额与退税计税依据的比例。
现行出口货物的增值税退税率(不用记):有17%、15%、14%、13%、11%、9%、8%、6%、5%等。
【经典例题】 2003年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税率是出口货物的实际增值税征税额与退税计税依据的比例。 ( )
【答案】×
三、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
两种退税计算办法:
(一)“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生产企业适用
“免抵税”办法:“免”税,是指出口的部分,“抵”税是指内销部分,“退”税是指国内购进的部分。
*9步“免”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销售环节的增值税;
第二步“剔”是指从全部进项税额中剔除调增出口产品的成本;因为我国的增值税的征税率和退税率存在着不一致,中间的差额部分不予退税,需要调增出口产品的销售成本。
剔:离岸价格×人民币外汇牌价×(征税率-退税率)。
第三步抵:抵顶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
第四步算尺度: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的退税率
第五步比较确定应退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与“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比较,哪个小退哪个
第六步确定免抵税额。
*9步免:
第二步剔:剔税8万
第三步抵:抵税14当期应纳税额=17-(3+34-8)=-12
第四步算尺度:
26万
第五步比较确定应退税额:
退12万(26>12,退12)
第六步确定免抵税额:
14万
*9步免:
第二步剔:剔税8万
第三步抵:当期应纳税额=1-(3+34-8)=-28
第四步算尺度:
26万
第五步比较确定应退税额:
退26万(28>26,退26)
第六步确定免抵税额
0
【经典例题】有自营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为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的增值税率17%,出口退税率13%,2005年4月购进原材料3,000,000元,进 项税额510,000元,已经入库,上月未留抵扣税额30,000元,内销货物2,000,000元,销项税额340,000元,外销货物 250,000美元(美元汇率8)。
步骤:
*9步免
第二步剔
剔税额=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一出口货物退税率) =250,000×8×(17%-13%)=80,000
第三步抵税: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一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340,000-(510,000-80,0000)-30,000=-120,000
第四步算尺度:计算免抵退税额
计算免抵退税额=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时=250,000×8×13%260,000>120,000
第五步——比较确定应退税额:
260,000>120,000
应退税额=计算出口退税的尺度的绝对值=120,000
第六步——确定免抵税额
免抵税额=260,000-120,000=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