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国际商业环境和国际化经营的概念及分析

  国际扩张和全球化为企业提供了开发新市场的机会,以及将部分业务转移到经营更容易或成本更低的国家或地区的机会。而且可以通过增加生产规模和扩大市场来获得规模经济。当然,它们使国内市场面临外国企业对其经济产生的新的竞争威胁,并且可能导致跨国收购和兼并的发生。例如,我国TCL集团、联想集团、海尔集团、平安保险集团等诸多企业都开始涉足国际化经营,制定了严密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和扩张模式。

  当企业考虑国际扩张时,管理层必须考虑适合其相对优势的a1进入模式和走向国际的战略理念,并且评估与企业国际扩张目的的相关的经济及政治风险。一旦确定了具体的进入模式,管理层还需获得有关目的国家的不成文规则或文化规定的信息以便更好地管理业务。
 

  一、国际化行为【了解】

  1.国际成长。指企业大部分活动在所在国外进行并按照独立区域管理,通过把有价值的技术和产品推向外国市场而获取收益。这种成长方式以国家界限划分市场,注重每个国家内的竞争,一个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同另一个国家市场上的竞争相互独立,以每个国家作为一个战略业务单元制定战略。不同国家的消费者需求特点各不相同,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相互独立的,公司在一个国家的声誉、顾客群和竞争地位对它在另一个国家的竞争能力、效果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甚至不会产生影响。因此,公司在某一个国家的强大力量以及这种力量所产生的某种竞争优势只限于这个国家,而不会转移到公司其他的经营地区。非常明显的行业有:啤酒、人寿保险、服装、一些食物等。国际成长是采取特定的战略方式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竞争环境,注重本地顾客的需求,一般以扩大本地市场份额为目标。为准确地反应市场需求特性,*4地适应顾客的需求和相对于竞争对手寻找自己的定位,公司可能在有些国家寻求广泛的市场目标,在另一些国家狭窄地聚焦于特定的市场点,国家之间的变动越大。
 

  2.跨国成长。

  企业在多个国家经营,总部仍然设在所在地时,称为跨国成长。不是通过母公司输出产品和技能给子公司,而是因地制宜的在各国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在全球范围内规划生产经营活动等各个方面。而且,跨国成长追求与所在国环境相适应的发展方法,即多元化跨国公司的管理者们不仅要制定和执行大量的战略,还要根据各国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整变化。

  上述成长方式可以总结为:全球化需要对全球资源整合的能力高,但对当地国的环境适应和调整能力不足;国际成长尽管能够满足对所在国迅速反应的需要,但无法通过全球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成本,资源整合能力不足;跨国成长则是既需要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又能够采取快速反应行为适应所在国环境的成长方式。跨国成长方式避免了国际成长和全球化成长的不足,但也增加了管理和协调的难度。
 

  3.全球化成长。

  全球化战略指公司在所有国家的战略策略基本一致。在全球范围内对公司的战略行动进行统一和协调,在不同国家市场销售标准化产品。他们按照研究与开发、生产、营销等活动成本最低原则组织产品生产和销售。

  全球化战略加强了在各个国家之间的统一协调性,能够集中于建立资源强势以获取相对竞争对手的持久的低成本或差别化为基础的优势。全球化战略注重规模效应,有利于利用在公司层次上发展的或其他国家在其他市场上发展的创新。与此同时,全球化战略对各个国家市场反应迟钝,由于在本地市场中缺乏辨别机遇的能力或者产品需要本地化,公司可能忽略当地市场的发展机遇。而且全球战略需要跨越国界协调战略和业务决策,管理难度很大。因此,有效实施全球化战略需要资源共享及强调跨国合作。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 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报考指南 
  考前冲刺:注册会计师考试试题   考试辅导
  高清网课:注册会计师考试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