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财务分析的方法
本节教材体系:趋势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
本节具体内容:
一、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此法可以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变动性质,并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前景。
趋势分析法的具体运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1.定基动态比率
定基动态比率是以某一时期的数额为固定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
2.环比动态比率
环比动态比率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额为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
(二)财务报表的比较
它是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的金额并列起来,比较其相同指标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幅度,据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
(三)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
它是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作为100%,再计算出其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从而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此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此种方法有助于分析企业的资本结构、耗费水平和盈利能力。
采用趋势分析法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9,所对比指标的计算口径必须一致;
第二,应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
第三,应运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做重点分析。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种比率指标来确定财务活动变动程度的方法。比率指标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构成比率
构成比率又称结构比率,是指某项财务指标的各组成部分数值占总体数值的百分比,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可以考察总体中某个部分的形成和安排是否合理,以便协调各项财务活动。
(二)效率比率
效率比率是某项经济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率,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可以进行失得比较,考察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
(三)相关比率
相关比率是以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的比率,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 可以考察企业有联系的相关业务安排是否合理,以保障运营活动顺畅进行。
采用比率分析法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9,对比项目的相关性;
第二,对比口径的一致性;
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驱动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因素分析法具体包括以下两种:
①连环替代法
例:设某经济指标D可分解为A、B、C三个因素组成,则计划(标准)指标和实际指标的公式是:
计划(标准)指标 D0=A0×B0×C0
实际指标 D1=A1×B1×C1
该指标实际脱离计划(标准)的差异(D1-D0),可能同时是上列三因素变动的影响。在测定各个因素的变动对指标N的影响程度时可顺序计算如下:
计划(标准)指标D0=A0×B0×C0 (1)
*9项替代D2=A1×B0×C0 (2)
第二项替代D3=A1×B1×C0 (3)
第三项替代D1(即实际指标)=A1×B1×C1 (4)
据此测定的结果:
(2)-(1)= D2- D0……………是由于A变动的影响
(3)-(2)= D3- D2……………是由于B变动的影响
(4)-(3)= D1- D3……………是由于C变动的影响
把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综合起来,则:
(D1- D3)+( D3- D2)+( D2- D0)= D1- D0
②差额分析法
计划(标准)指标D0=A0×B0×C0
*9项替代 (A1 -A0)×B0×C0 ………… 是由于A变动的影响
第二次替换 A1×(B1-B0)×C0 …………是由于B变动的影响
第三次替换 A1×B1×(C0-C0)……………是由于C变动的影响
注意:如果将各因素替代的顺序改变,则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
采用因素分析法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因素分解的关联性;
(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
(3)顺序替代的连环性;
(4)计算结果的假定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 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报考指南
考前冲刺:注册会计师考试试题 考试辅导
高清网课:注册会计师考试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