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计划审计工作(审计计划阶段)

  从性质、数量方面考虑确定重要性初步判断数(报表层重要性水平特定交易类别、账户余额和披露)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实施阶段对计划阶段重要性水平的调整

  评价审计过程识别的错报累积识别出的错报

  错报的沟通和更正

  评价未更正错报的影响
 

  (一)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考虑的因素(p159)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1)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

  (2)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

  (3)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4)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二)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p159-160)

  1.对财务报表使用者需求的感知。他们对财务报表的哪一方面最感兴趣。

  2.获利能力趋势。

  3.因没有遵守贷款契约、合同约定、法规条款和法定的或常规的报告要求而产生错报的影响。

  4.计算管理层报酬(奖金等)的依据。

  5.由于错误或舞弊而使一些账户项目对损失的敏感性。

  6.重大或有负债。

  9.可能的违法行为、违约和利益冲突。
 

  (三)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P160)

  1. 评估方法

  注册会计师通常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用适当的百分比乘以该基准,从而得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2.在选择基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1)财务报表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2)是否存在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

  (3)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

  (4)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例如,如果被审计单位仅通过债务而非权益进行融资,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更关注资产及资产的索偿权,而非被审计单位的收益);

  (5)基准的相对波动性。

  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实体,通常以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作为基准。如果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不稳定,选用其他基准可能更加合适,如毛利或营业收入。

  3.适当的百分比

  注册会计师通常运用职业判断合理选择百分比,据以确定重要性水平。例如:

  (1)以营利为目的的制造行业实体,可能认为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的5%是适当的;(2)对非营利组织,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总收入或费用总额的l%是适当的。

  【注意】不需要考虑与具体项目计量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