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计算公式一(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项目-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计算公式二(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所得额基本计算公式:

  注意:计算的组成应当全面、按照顺序进行扣除、以前年度亏损是按照税法计算的而不是会计计算的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经典例题】下列关于应纳税所得额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 免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B.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C.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D.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答案】:D
 

  【经典例题】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其确认的原则是()。

  A.相关性 B权责发生制.

  C.收付实现制 D.配比性

  【答案】:B
 

  一、收入总额: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

  企业取得收入的货币形式,包括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纳税人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以及有关权益等,这些非货币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公允价值是指按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
 

  【经典例题】以下属于企业所得税货币形式收入的包括( )。

  A.应收票据 B.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

  C.债务的豁免 D.不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

  【答案】:ABC
 

  【经典例题】企业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的收入形式包括( )。

  A.债务的豁免 B.股权投资

  C.劳务 D.不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

  【答案】:BCD
 

  (一)一般收入的确认

  1.收入总额:

  (1)销售货物收入。

  (2)劳务收入。

  (3)转让财产收入:包括转让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有价证券、股权以及其他财产而取得的收入;

  ①转让固定资产。

  ②转让无形资产。

  ③转让股权、债权等财产。反映在“投资收益”账户。
 

  【经典例题】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转让财产收入包括转让( )

  A.固定资产 B.债权 C.股权 D.存货

  【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