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成本控制方法
  目前流行的采购成本控制方法包括供应商数量决策、采购授权、VA/VE价值分析法/价值工程法、四象限分类法及采购标准化等。本文着重介绍四象限分类法及采购标准化。
  四象限分类法
  将采购的产品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采购策略,是降低采购成本的一个基本前提。四象限分类法就是根据采购物资对企业的重要程度,以及对采购成本影响因素,将采购物资分为四大类,如图2所示,纵轴表示采购物资对企业生产的重要程度,横轴表示采购物资对采购成本的影响程度,从而就得出了由四个区域组成的矩阵,分别对应着不同采购物资和相对应的采购方法。
  1、Ⅰ类物资:招标采购。这类物资对企业生产重要程度高且对采购成本影响程度大,企业应尽量争取价格和非价格因素的平衡,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性交易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企业通过招标采购使不同供应商之间产生良性竞争,进而改善采购业务中的不足,让企业自身拥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按照性价比*6、服务*3原则进行采购,既保证了企业生产的高质,又可以大幅缩减采购成本。
  2、Ⅱ类物资:战略库存。这类物资采购一般成本不高,采购数量也比较小,但却是会给企业生产造成直接影响的辅助材料。企业对这类物资进行采购时,该考虑的是能否及时地保证其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最终商品的质量。这类物资的采购以保有充足的库存为首要目标,价格只是参考条件。通过库存控制来确定其采购频率和采购数量,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可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3、Ⅲ类物资:反向拍卖。对于该类物资的采购,价格是最关键的考虑因素。其对采购成本的影响程度大大超过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反向拍卖指的是企业在网络上公布其期望的*6价,然后供应商依据自身的条件进行竞价。供应商所报的价格必须低于企业的*6价或者当前供应商所能给的最低价,最后企业再对出价的供应商进行选择和评估。
  4、Ⅳ类物资:定点采购。这类物资一般是办公用品之类的零星物资,对企业生产经营和采购成本均不存在什么影响。但往往就是这类零星物资的采购与管理花费了采购部门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样算下来的话管理成本也就增加了。所以,采购部门会将采购任务授权于各个需要部门,采用定点采购的方法满足各个部门的不同需求。最后只需在一个所定的周期后进行采购款的结算和支付即可。
  现实的采购业务工作中,其过程涉及许多方面,是十分繁杂的,所遇到的困难也是各式各样的,企业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灵活实施、开展采购成本控制策略。
  采购标准化
  采购标准化是指物资的尺寸、性能、质量、安全标准、技术要求、测试的标准方法、表明可接受的或推荐的使用、安装、操作和维护方法的编码等。内部标准化可以令公司减少开发明细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可使企业大批量采购较少的品种,进而同少数供应商达成更好的谈判价格,质量水平也会因此而改进。总而言之,内部标准化不管是在隐性成本还是显性成本这两个方面的降低都是有所作用的,是可供企业选用的一个良好的采购成本控制方法。
  企业若想降低采购成本,应认真分析采购成本影响因素,选择适合本企业的采购成本控制策略与方法,从所有权总成本出发,降低采购总成本。
网校二维码
扫一扫微信,*9时间关注CMA考试时间提醒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CMA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CMA考试辅导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 2014年CMA考试报考指南 
  考前冲刺:CMA考试试题   考试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