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

      登录/注册

登录

合作账户登录: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经济学家裴长洪:要防范生产部门通缩风险

发布时间:2015-05-15 16:24    来源:高顿网校 我要发言   [字号: ]

正文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2015年GDP增速定为7%左右,这比去年7.5%左右的目标又下调了四个百分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在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表示,7%是综合各方面因素制定的实事求是的增速目标,全年实现该目标没有问题,但需要防范生产部门通缩的风险。
 
  GDP不能陡降
 
  GDP是考量国家经济实力的综合指标,是制定其他行业增速目标的参考依据。裴长洪说:“7%有连带性。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就业目标、财政收入增长幅度、M2(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都是围绕它来制定的。”
 
  去年GDP增速目标为7.5%左右,实际增速7.4%。“GDP增速目标不能陡降,否则各方面都会紧张。”裴长洪表示,7%增速是综合各方面因素考量的,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
 
  首先从国内角度来看,2015年新增就业人口1000万,经济速度下降会影响保障就业。如果太低就会影响市场活跃度,企业负债风险马上暴露,会引发财政、银行风险。另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大国,GDP增速目标的制定对世界经济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制定太高不够实事求是,太低市场预期不好,对整个世界经济复苏不利。”裴长洪说。
 
  市场并不缺钱
 
  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M2增长指标定为12%,指出可根据情况适当提高一点。2014年和2013年的增速目标是13%,实际增加分别为12.2%和13.6%。裴长洪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12%的M2增速目标是按照惯例和经验制定的,符合经济规律。
 
  裴长洪谈到,现在的资金市场并不缺钱。小微企业因为融资难融资贵贷不到钱,大企业不需要钱,银行的贷款放不出去。“我经常收到银行发来的要不要贷款的短信,相信你们也收到过。”裴长洪说,“提高全社会货币供应量没有意义。”
 
  PPI麻烦了
 
  1月份CPI指数跌破1%,而PPI指数也连续35个月负增长,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面临通缩性风险。裴长洪指出,消费物价涨幅情况目前不好判断,但生产部门通缩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
 
  去年CPI增长2%,处于增幅合理区间(2%-3%)最下限。但是今年伴随着价格改革的推进,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的持续上涨,消费性产品上涨的机会依然很大。
 
  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和国内产能过剩的影响,加上固定资产和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的不利因素,PPI短期内难见好转。裴长洪直言“PPI麻烦了!”

 
导航大图
导语
标题一
标题二
标题三
人物档案
标题二图片(仅选择k属性有用)
人物档案小图(仅k属性有用)
责任编辑
标题四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政协委员裴长洪:地方债不存在系统风险
下一篇:下一篇:垄断会导致市场扭曲——经济学家裴长洪

公司简介|联系我们|诚聘英才|合作专区|建议与投诉|资质证明
Copyright (C) 高顿网校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38153号-1

金牌名师 高通过率 全景课堂 高清实录 课程保障 先听后买 学习工具 无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