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与提示】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内部控制十分重要,企业要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内部控制。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促进实现发展战略、促进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促进提高信息报告质量、促进维护资产安全完整和促进国家法律法规有效遵循。根据上述案例,我们从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角度分析冰海公司在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 (1)从控制环境看 控制环境规定企业的纪律与架构,影响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塑造企业文化氛围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其他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它通常包括下列方面:①企业整体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理念;②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职能的发挥,比如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适当分离,董事会成员的道德、经验和才干,董事会对经营管理重大决策的参与和监督力度等;③经理层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包括其对投资者、董事会、员工、客户的诚信等;④员工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胜任能力,以及管理层为提升员工操守和胜任能力所作出的努力;⑤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尽管没有统一模式,但所采用的组织结构应当有利于提升管理效能,并保证信息通畅流动;⑥权力和职责的分配,比如,授权应当适当、对权力应有监督等。一般而言,董事会及单位负责人在塑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中发挥关键作用。 从上述资料中可以看出,冰海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存在严重缺陷: ①董事长张某为了盈利不择手段,采取了偷逃税款的违法手段,导致董某以此相要挟私拿货款。如果董事长诚实守法,公司就会有良好的氛围,内部控制就有一个坚实的基础。②董事会机构职能的发挥存在严重问题。董事长张某因为身兼数职,无法对冰海公司进行管理,未能履行其职责。 ③董事长用人不当。只看到董某能说会道,就聘其为业务员,没有考虑道德风险。人们常说,人的品德比人的能力更重要,就是这个道理。 (2)从风险评估看 风险是指一个潜在事项的发生对目标实现产生影响的可能性。风险本来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但在内部控制中,通常将风险界定为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 风险评估是指分析和辨认实现有关目标可能发生的负面影响,以便形成应该如何对它们进行管理的依据。企业必须制定与生产、销售、财务等业务相关的目标,没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单位所面临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不同风险。 常用的风险应对措施有:风险回避,即改变或回避相关业务,不承担相应风险;风险承担,即比较风险与收益后,愿意无条件承担全部风险;风险降低,即采取一切措施降低发生不利后果的可能性;风险分担,即通过购买保险、外包业务等方式来分担一部分风险。 由上可知,冰海公司缺乏风险评估机制,对企业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没有进行识别、评估和管理,导致公司经营活动陷于停顿状态,遭到沉重打击。 (3)从控制活动看 控制活动是指企业管理层制定和实施政策与程序,以帮助管理层所选择的风险应对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常见的控制活动有授权审批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预算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等。 从上可知,冰海公司在控制活动上存在严重缺陷: ①授权审批控制不当。董事长张某授权业务员全权办理销售业务的整个过程,从签订合同到收取货款,违背了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为舞弊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②会计系统控制不当。会计应该如实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保证提供完整、真实的信息,保障资产的安全。冰海公司收入不入账,违背了客观性原则,会计系统控制薄弱。 (4)从信息与沟通看 信息与沟通是指企业为了提高管理效能、促进员工全面正确履行职责而收集、识别、交流各种内部和外部信息。信息与沟通的主要环节有:确认、计量、记录有效的经济业务;在财务报告中恰当揭示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管理层与企业内部、外部的顺畅沟通,包括与利益相关者、监管部门、注册会计师、供应商等的沟通。信息与沟通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当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有用性。 从上可知,冰海公司与客户之间缺乏严格的对账制度,缺乏信息的有效沟通。如果及时对账,董某担心事情很快被发现,也许会放弃犯罪的念头。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企业,往往生机勃勃,秩序井然,可以将各种风险控制在萌芽之中。 (5)从内部监督看 内部监督是指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于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内部监督包括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 内部监督情况应当形成书面报告,并在报告中揭示内部控制的重要缺陷。内部监督形成的报告应当有畅通的报告渠道,确保发现的重要问题能送达治理层和经理层。同时,应当建立内部控制缺陷纠正、改进机制,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 从上可知,冰海公司缺乏内部监督的机制,没有设立内部控制机构和人员,这种状况很容易使企业遭到灭顶之灾。可见,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