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
设计 | |
导语 | |
人物履历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标题四 | |
标题五 | |
正文 |
楚天都市报讯 据新华社电生于1923年的刘国光已年逾九旬,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他的一生当中,近七十年的时间都与经济学打交道,为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1951年,刘国光作为国家选拔的*9批留苏研究生去莫斯科学习,回国后刘国光开始思考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受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1979年初刘国光着手研究计划与市场关系的问题,提出了中国经济改革要采取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
他提出,我们要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但不能迷信市场;我们要坚持计划调控,但不能迷信计划。
对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刘国光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需要继续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但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必须是社会主义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宏观计划调控为导向,共同富裕为目标,而不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化、自由化、两极分化为结果的市场经济。
谈及自己的一生,他认为做学问要“不唯上、不唯书、但唯实”;做人最简单的道理就是“爱祖国、爱人民、爱亲人,贡献一切,牺牲自我。”
|
模板样式 | style_z_9_1 |
专题调用内容 |
楚天都市报讯 据新华社电生于1923年的刘国光已年逾九旬,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他的一生当中,近七十年的时间都与经济学打交道,为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1951年,刘国光作为国家选拔的*9批留苏研究生去莫斯科学习,回国后刘国光开始思考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受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1979年初刘国光着手研究计划与市场关系的问题,提出了中国经济改革要采取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
|
图片 | 无图片信息!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经济理论家
下一篇:下一篇:刘国光:资源配置的两个层次和政府市场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