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
设计 | |
导语 | |
人物履历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标题四 | |
标题五 | |
正文 |
金融被称为最复杂的游戏,驾驭游戏的人需要有深厚的阅历和学识积淀。在这一点上,掌舵招商银行14载、并将其从区域小行拨升至中国仅次于五大行的马蔚华,*2有发言权。
继2015年在全国两会上,建言在广东自贸区的前海区域加快推进深港通试点后,至今仍被业内人士尊誉为“马行长”的招商银行前任行长马蔚华,在出席“中国自贸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及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咨询委员会2015年度会议时,再度建言前海。
马蔚华坦言,金融创新应成为前海蛇口自贸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该片自贸区内,监管层要大胆做小范围区域实验;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从1.0向2.0的全球性配置转变;深港共推资本项下的可兑换等。
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累计注册企业61050家,此中金融企业占据一半之数。过去的五年里,在人民币国际化、混业经营、放松监管、金融交易市场建设、深港金融合作等方面,前海都创下了多项“全国*9”,并将多项经验如跨境贷复制至全国。
具体到成绩方面,以跨境贷与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为例,截止2015年9月,前海跨境贷累计提款金额突破300亿元,新增15亿和美元试点额度。
前海传媒同时了解到,在本次会议上,马蔚华与陈佐洱、解植春、任克雷等8名社会贤达一起,入选前海“智库”名单中的新委员。
金融创新应成前海发展重中之重
对于前海,马蔚华提出了三点认识。
首先,金融创新应成为自贸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所有的自贸区都包含四个方面内容: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行政简约化和金融国际化。其中,金融是最关键的,因为贸易的便利化和投资的自由化,首先是货币流通的自由化。而货币自由化必须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条件下完成定价,利率、汇率一定要市场化。这项工作应当在试验区先行,再加上我们自贸区有很多新的业态,这些新的业态与传统不一样,往往对金融有新的需求。所以,在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对实现新的金融服务方式,新的金融商业模式和新的金融监管模式非常重要。
其次,自贸区是试验区,应大胆实验。马蔚华认为,试验区不完全是过去特区的概念,主要为全国做实验。因为要试验,就应该大胆地释放风险,而不是把风险管住。如果你不在局部释放风险,找到应对风险的对策,就很难预测到在全局风险发生的时候会是什么样,也很难有在全局管控风险的办法,所以一定要在小的范围内试验。若看不到风险,这个试验就是没有意义的。如果监管当局不能在自贸区大胆的试验,那么自贸区很难成功。
第三,前海应有自己的特点。深圳前海、上海、天津、福建等自贸区,应该说都有国际统一的规定动作,都有统一的一些试验内容。但是作为每个自贸区,也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动作,要有差异化的设计。前海的差异化是什么?就应该是它毗邻香港,毗邻香港这个全球*5的离岸人民币中心。所以在前海,通过港澳金融合作大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而推进实现资本项下的可兑换,这应该是前海的独特之处。
自贸区核心课题:人民币国际化
马蔚华指出,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是所有自贸区各项工作的核心课题。因为没有人民币自由流通,就很难有贸易的便利和投资的自由。人民币的国际化,就是在人民币还没有完全成为国际资本货币的时候,它能够“出得去、用得了、回得来”。在这方面深圳因为靠近香港,有着其他自贸区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是港澳之间的贸易、投资和人员的来往非常活跃。二是目前香港是全球*5的离岸市场。
“从金融基础设施和人才储备方面来说,香港也是目前最有优势的城市,而且这个深圳是较早的开始做的,我们前海设立之初,当时叫“现代服务业试验区”,那个时候明确把前海提出人民币跨境试验区。”马蔚华提出,“我们从2013年开始首创跨境人民币贷款,这个是推进资本项下自由兑换的一个重大突破,到2014年我们金额已经超过700亿人民币。这件事我们跨境贷款也是成绩比较大的,奠定了资本项下可兑换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内容。”
据了解,从2009年启动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跨境的运用业务在全球发展飞快,今年前3季度全国跨境人民币收付合计已经超过8.9万亿人民币,增长了24%。经常项下的是5.46万人民币,增长13%。资本项下的是收付3.44万亿,增长了46%。目前,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已经是全球第四大结算货币,占比也仅次于美元、欧元和英镑。“这五年多我们还是发展非常快的,包括前海的跨境贷,跨境发债,包括我们的资金池,包括QFII都属于这一类政策,就是拓宽人民币双向流通机制。”马蔚华介绍说。
实行在岸帐与离岸帐分离机制
中银国际英国保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贸易发展局内地商贸咨询委员会委员,前海咨委会委员谢涌海建议,前海蛇口自贸区应实行在岸账和离岸账分离机制,自贸区内的资金根据来源进行分类记账:境内资金记入在岸账,境外资金记入离岸账,无论资金从在岸账划入离岸账,或反之,均视同为资金跨境流动。这种分账管理对自贸区内资本账开放试验至关重要。
对此,马蔚华认为,境外对人民币境内的账,这两个账之间的闸门开的多大多小,对国际化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从效果来看,正是因为人民币双向流通机制的形成,人民币才得以流出。也正因为人民币有限度的能够从外边返回,享受中国发展的红利,才逐渐培养了非居民持有人民币的意向。如果人民币不能回流获利,境外的非居民就没有意向用人民币结算。也就是说,人民币结算以后沉淀的钱,如果不能回流不能获利,大家就不愿用人民币结算。所以,初期构建双向流通,让境外沉淀的离岸人民币能够回流和获利,增强非居民使用人民币的意愿,才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这一点我觉得前海是有功劳的,当时我们把它叫做搭建特殊的流通管道,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人民币国际化的1.0版本。当然这1.0版本也是有缺陷的,这个缺陷在于过渡依赖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对境内获利。”所以从数据上看,目前多数人民币收付发生在中国内地和境外中资关联主体之间,还没有形成境外第三方之间的大规模收付流转,非居民持有人民币要么就是期待人民币升值要么找回流套利的机会,所以人民币在境外留不住,也用不起来,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对于大多数非居民而言,并不是真正的金融职能,也不可能持续。
马蔚华介绍说,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真正突破,必须由跨境小循环1.0版本向全球大循环的2.0版本升级,我们把它叫“管道滴灌向池子培育,资金池的培育转变”。在人民币全球资产创设以及配套金融服务上下工夫,人民币还是结算货币,我们目标要让它成为资本货币在全球流动,如果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人民币货币就变成全球资本货币,也就是说我们在全球能够方便的找到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这时候非居民才能真正有利持有人民币,实现由小循环变成大循环。
前海应该实现更为顺畅的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在此基础上,马蔚华建议,在这方面自贸区有作为的地方有两方面:一是要深化跨境贷,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发债,跨境资产池,降低准入门槛条件,放宽主体资格限制,扩大资金使用方位,增量提质。“现在政策可以,关键怎么样增量提质”?在增量的情况下不需要审批。等到一定量形成以后,就自然了。这样会倒逼改革。二是探索自贸区账户管理新模式,跨境人民币资金划转和流动的实时检测与风险防范,为打造互联互通的跨境人民币资金池创造条件夯实基础。
“一带一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对接“一带一路”,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实现全球布局,这样才能在全球,经常能够找到人民币计价的资产。马蔚华认为“一带一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人民币2.0版本成功与否评价标准在于非居民能否在全球方便找到人民币计价资产。我们银行的高端客户,个人的高端客户,如果你不能在未来解决在全球给他们配置资产的话,这些客户就不是你的。所以现在对国内高净值客户在全球配置资产这一点非常重要。另外对国外高端客户配置中国的人民币资产也是他们所需要的,这是双方的需求。
马蔚华表示,在抓住“一带一路”机会,打造人民币全球资产池方面,前海可以做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支持辖内金融机构开展跨境金融产品创新,为中国基建与产能输出提供配套金融服务,推动人民币成为沿线国家和地区跨境大额贸易投资计价结算的主要货币。
二是设立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新型母基金,与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多头机构开展深入合作,[*{c}*]人民币走出去。像这样的基金走出去,这样我们在境外才能经常找到人民币计价资产。
三是鼓励辖内金融机构开展“一带一路”的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把大额全球人民币资产转换为便于流通的人民币证券,这样方便非居民持有和交易。
“深港”是前海必须抓住的独有优势
此外,马蔚华还建议前海要和香港金融机构合作,持续提升人民币在全球服务的能力,和香港一起着力打造辐射全球的金融服务枢纽。他建议在前海自贸区加速搭建各类人民币计价的交易的国际金融平台,与香港同类金融平台分工合作,提高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话语权;同时借助香港既有优势,加大人民币金融衍生品的创新,为非居民提供贸易、融资、投资、交易一揽子的金融服务;前海更应持续优化人民币金融基础设施,加大与香港金融人才联合培训。
|
模板样式 | style_z_9_1 |
专题调用内容 |
马蔚华指出,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是所有自贸区各项工作的核心课题。因为没有人民币自由流通,就很难有贸易的便利和投资的自由。人民币的国际化,就是在人民币还没有完全成为国际资本货币的时候,它能够“出得去、用得了、回得来”。在这方面深圳因为靠近香港,有着其他自贸区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是港澳之间的贸易、投资和人员的来往非常活跃。二是目前香港是全球*5的离岸市场。
“从金融基础设施和人才储备方面来说,香港也是目前最有优势的城市,而且这个深圳是较早的开始做的,我们前海设立之初,当时叫“现代服务业试验区”,那个时候明确把前海提出人民币跨境试验区。”马蔚华提出,“我们从2013年开始首创跨境人民币贷款,这个是推进资本项下自由兑换的一个重大突破,到2014年我们金额已经超过700亿人民币。这件事我们跨境贷款也是成绩比较大的,奠定了资本项下可兑换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内容。”
|
图片 | 无图片信息!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专访马蔚华:中国企业应在经济转型中有所作为
下一篇:下一篇:对话马蔚华:新常态下的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