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
设计 | |
导语 | |
人物履历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标题四 | |
标题五 | |
正文 |
“宏观调控创新”研讨会今天在国家行政学院举行。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地方政府[*{a}*]及部门负责人、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代表、地方行政学院代表、民营企业代表等围绕会议主题,积极为进一步搞好宏观调控、做好经济工作建言献策。
马建堂作题为“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重大创新”的主报告演讲。马建堂提出,经济新常态的实质是由于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和劳动力、土地供给变化,以及经济总量不断变大等诸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速趋于下行并在下行中实现结构升级和动力转换。这一变化是客观规律使然,也是几乎所有较大经济体的必经之路。
马建堂提出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发展思维”,把稳中求进作为宏观调控总基调。坚持“底线思维”,把稳增长作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坚持“创新思维”,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作为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坚持“全球”思维,把实现国内与国际经济协调做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马建堂表示,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集中体现在区间调控和定向调控的提出和实施。区间调控和定向调控相结合,不仅对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宏观经济理论也有重大创新。
“经济发展的本质在于结构变化和制度创新。”马建堂说,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通过调整结构、创新体制,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是保持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实现“双中高”目标的重要途径。新兴经济体发展经验表明,中等收入阶段面临的*5问题就是传统发展模式下的潜在增长率下降,结构不适应、体制不适应则是其内因。只有推动结构和制度变革,提高潜在增长率,才能实现经济转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模板样式 | style_z_9_1 |
专题调用内容 |
“宏观调控创新”研讨会今天在国家行政学院举行。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地方政府[*{a}*]及部门负责人、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代表、地方行政学院代表、民营企业代表等围绕会议主题,积极为进一步搞好宏观调控、做好经济工作建言献策。
|
图片 | 无图片信息!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创新宏观调控目标定位
下一篇:下一篇:马建堂赴浙江调研电子商务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