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
设计 | |
导语 | |
人物履历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标题四 | |
标题五 | |
正文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以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历史自觉,积极回应人民群众驰而不息改进作风的现实呼唤,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管党治党“治什么”、从严治党“严什么”的问题,是我们党管党治党思想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党员干部修身为官干事的新标杆。我们要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持从严治院、从严治学、从严治教,着力打造有特色高水平的国际一流行政学院,努力为推进“四个全面”培养一大批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三严三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的传承和发扬,是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始终高举的一面旗帜
践行“三严三实”,首先要深刻理解“三严三实”丰富内涵和外延,认真把握历史规律和时代特点,以高度的思想自觉[*{c}*]高度的行动自觉。
“三严三实”是廓清思想迷雾、把握正确方向的“指南针”。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虽然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少了,但信仰和意志的考验无时不在。当前,理想信念考验是*5的考验,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水之不涸,以其有源也;木之不拔,以其有本也。”坚定的信仰信念是共产党人灵魂,失去信仰,就会丢掉根本。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党的执政环境面临诸多挑战,各种社会思潮鱼龙混杂,西方价值观念不断侵蚀,一些落后思想改头换面,沉渣泛起,我们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生必修课,引导党员干部以“三严三实”为标尺,在“吾日三省吾身”中提高自己、锤炼自己,增强自制力和意志力,炼就百毒不侵的“金钟罩”。
“天下大德,莫大于忠”。古人讲修身,说的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共产党员讲修身,讲的是忠诚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道德。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只有不断补足精神钙质,高扬理想信念旗帜,锤炼党性、磨炼心性,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思想碰撞中“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始终保持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高度一致,始终保持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大事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敢于冲锋陷阵、发声亮剑,不做“墙头草”“双面人”。
“三严三实”是重塑良好政治生态、促进干部作风转型的“接力战”。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干部只有走在前面、干在前面,走正道、干正事、扬正气,才能形成上行下效、万众一心的强大政治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八项规定”开篇布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力整治“四风”,以“打虎灭蝇”震摄腐败,以党委(党组)主体责任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打出了一套迅猛有力的作风建设组合拳,揭开了全面从严治党新的里程碑,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干部作风为之一变。然而,作风建设之难,难在防止反弹。“三严三实”直指作风建设现实问题,是深入持续推进作风建设的具体行动。“严”字蕴含着严肃的政治追求,严格的组织原则,严明的纪律要求;“实”字蕴含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和忠诚踏实的处世态度。只有党员干部时刻校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政治坐标,不断砥砺思想、提升素养,才能练就“从严从实”的过硬作风,才能养天地正气,引万众归心,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滚滚洪流。
“三严三实”是全面从严治党、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的“新航标”。“三严三实”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要求,聚焦点是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表里如一,俯仰无愧。忠诚是为政之魂,干净是立身之本,担当是成事之要,三者共同铸就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共同阐释[*{a}*]干部的政治本色,共同成就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三严三实”要求与忠诚、干净、担当的内涵,精神上一脉相承,气质上高度一致。忠诚,最重要的就是要忠诚党的信仰,自觉做信念坚定的“明白人”、表里如一的“老实人”、严守纪律的“规矩人”,不折不扣把中央部署要求执行到位、落实到位,决不各行其是。干净,最重要的就是勒紧心中的“紧箍咒”,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作为党的[*{a}*]干部,既要坚持严于律己,慎独慎微,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更要秉持严以用权,做到心中有杆秤,手中有戒尺,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用权。担当,就是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以践行“三严三实”为载体,不断提升境界标杆,才能更好地为党分忧、为民解困,才能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践行“三严三实”,必须聚焦共产党人人格力量的铸就,着眼于知,立足于行,打好标本兼治的“组合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仅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践行“三严三实”,必须铸就共产党人强大的人格力量,必须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
最根本的是抓好筑魂补“钙”,真正把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立起来。法治治人、德治治心;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共产党人修身,从本质上讲修的是更高层次的党性修养,是理想信念这个大德。共产党人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这个特殊体现在先进性上。从南湖到陕北,从瑞金到北京,从西柏坡茅屋的兴国之光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信仰是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是一座抵御诱惑的精神堡垒,更是一种护佑我们到达彼岸的精神力量。我们要牢记入党时“对党忠诚,永不叛党”庄严誓言,不忘初心,不管走多远都不能忘了共产党人为什么而出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丢掉共产党人的灵魂;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政治定力,使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刻骨铭心;要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始终保持健康生活情趣和高尚道德情操,在弘扬社会正气上作出表率。
最关键的是规范权力运行,真正把遵守法纪的刚性约束严起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规矩立起来,风气就会好起来。按照“三严三实”要求为官用权,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切实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处理好个人同群众、同组织的关系,像焦裕禄那样,“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要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习惯在监督下用权,在监督下工作,在监督下生活,自觉接受组织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要始终牢记“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做到“大节不失,小节不纵”,带头讲纪律、守规矩,以上率下,发挥制度效力,使各项工作都置于规矩的约束之下,时刻把纪律规矩这把戒尺高悬于心,实现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统一;要谨记“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别来当官”,守住原则,守住底线,做到不为私利所困,不为私情所惑。
最突出的是深化作风建设,真正把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树起来。党风政风关系社风民风,影响党员干部价值追求,关系全党乃至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实事求是是基本要求,不实事求是就是*5的作风不正。习近平总书记说:“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因此,深化作风建设,关键就要真正把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树起来。要注重深入实际,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搞好调查研究,少说空话,多办实事;要注重全面看待问题,了解事实的全面情况,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敢于吐真言,说真话,是一说一,是二说二,如实反映真实情况,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干事,不信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把实际成效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
最紧迫的是推进改革创新,真正把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扛起来。为政的本色是担当,担当的实质是奉献。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矛盾与问题多发,认识问题与利益问题交织,长期积累的问题与新出现的问题叠加。“为官避事平生耻”。面对这些问题,党员干部需要有一种改革创新的精神,铁肩担道义,丹心献事业,展现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胸襟境界;要强化问题意识,勇于直面矛盾,坚持靠前指挥,真正成为带领群众攻坚克难的主心骨;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敢于中流击水的勇气,抓住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着力寻求破解之道;要坚持用历史的观点来谋事创业,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不竭泽而渔、焚薮而田;对那些事关全局、关涉长远的重大任务,对那些看准了的事情,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抓到底,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抓下去。
以“三严三实”为基本遵循,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国际一流行政学院,培养新时期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三严三实”不仅是党员干部修身为官干事的行为准则,也是国家行政学院适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造国际一流学府和智库的行动指南。
“严”落实到教育培训工作中,就是要以严的标准、严的意识、严的纪律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教就是要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教学的中心,在干部教育培训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坚定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教育党员干部,把党性锻炼作为学院教学的重点。要把“三严三实”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行政学院教学之中,教育引导学员干部真正弄清楚“为何严为何实、如何严如何实”的问题,使学院成为践行“三严三实”加强党性修养的“熔炉”。
从严治学就是要抓住教员与学员两个主体、抓住教与学两个环节。学院教师必须遵守党的纪律,“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学院专职教师也好,聘请的兼职教授也罢,都必须坚持为党立言,为党育人。面对“干部”、“官员”这一特殊学员群体,本着宁严勿松、宁紧勿散、宁苦勿纵的原则,引导他们自我约束、自我锤炼、自重自爱,坚决杜绝公车伴读、秘书陪读,游山玩水“找乐子”,相互请吃“搭圈子”,结业论文“靠机子”等现象。要强化制度建设,用制度管教师、管学员,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对违反院规院纪的,要敢于“亮剑”,切实维护学院制度的严肃性。
“实”落实到教育培训工作中,就是要做到教学要实、研究要实、咨询要实。要着力克服形式主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树立问题导向,教育引导学员把理论和现实、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有机结合起来,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热点问题深入研究思考,做到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在哪里、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就放到哪里,使学习培训真正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结合起来。要建立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培训班次、课程、教材、课题的质量进行评估,创新教学培训体系、健全优化班次设置、更新教学培训内容、加强教学设计研究。要围绕打造品牌班次,形成一些精品课程,特色教材,带动优秀教学团队和优势学科发展。
求真务实是做好科学研究的前提。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坚持十年磨一剑,对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理论等基础性研究,做到持续用劲,久久为功,争取理论创新。要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加强实践性研究,做到想在前面,为国家改革发展提供有分量、有价值、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和咨询报告。要鼓励科研创新,积极倡导大家发表新观点、建构新体系、[*{c}*]新风向,不断推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优秀科研成果。
扎实的教学、科研最终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咨询服务上。要服务宏观决策,围绕时代发展,跟踪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突出科研成果转化,出思想、出观点、出对策,为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提供理论支撑,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提出建设性意见,真正成为公共行政管理、政府管理创新研究的重要基地和政策决策咨询的高端智库。
作风建设无止境。践行“三严三实”,是时代召唤,也是国家行政学院转作风、促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a}*]下,学院将从严从实抓好各项工作,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大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人才,奋力打造国际一流学府智库,为建设“四个全面”做出更大贡献。
|
模板样式 | style_z_9_1 |
专题调用内容 |
“三严三实”是廓清思想迷雾、把握正确方向的“指南针”。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虽然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少了,但信仰和意志的考验无时不在。当前,理想信念考验是*5的考验,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水之不涸,以其有源也;木之不拔,以其有本也。”坚定的信仰信念是共产党人灵魂,失去信仰,就会丢掉根本。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党的执政环境面临诸多挑战,各种社会思潮鱼龙混杂,西方价值观念不断侵蚀,一些落后思想改头换面,沉渣泛起,我们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生必修课,引导党员干部以“三严三实”为标尺,在“吾日三省吾身”中提高自己、锤炼自己,增强自制力和意志力,炼就百毒不侵的“金钟罩”。
|
图片 | 无图片信息!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在“十二五”基础上实现“十三五”更加宏伟的历史任务
下一篇:下一篇:扛起新常态背景下 “双中高”发展的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