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

      登录/注册

登录

合作账户登录: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谢平:金融改革的12个重点领域

发布时间:2017-11-02 16:02    来源:高顿网校 我要发言   [字号: ]

正文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金融改革已经进入制度改革深水区。28日,谢平主讲上海交大EMBA项目公开课,分析未来八年中国金融改革的整体思路。
 
  谢平表示,与从前自己参与中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革的时期相比,目前金融改革的宏观背景已经发生了变化。谢平表示,当前劳动力成本、资源价格、劳动保护、人口红利以及收入分配等领域的矛盾将会对下一步的改革有所约束。同时,金融领域的风险也在进一步加大,包括国家负债率上升,民间金融风险以及地方债券领域风险。
 
  金融改革距今已经十年。针对未来金融改革的整体思路,谢平认为,未来的改革未必会出台一揽子方案。其重点将集中在十二个领域。包括: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二.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三.证券市场和证券公司改革;四.保险业改革;五.优化农村金融服务;六.改善小企业金融服务;七.外汇储备管理的理论逻辑;八.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九.推进汇率市场化;十.推进利率市场化;十一.建立存款保险机制;十二.加强金融监管。
 
  “当前十二个改革的重点领域,每一个都在自己改。”谢平表示,虽然领域之间有其内生联系,但并无具体的改革时间表。“成熟一个改革一个。”谢平说。
 
  “光统计数据没有用,还是要讨论一下方法论问题。”谢平介绍说,以农村金融改革为例。针对可能出现的农民贷款抵押资产瓶颈。谢平认为,目前农村贷款的理论框架还是基于传统商业银行理论,贷款都需要抵押物。而新兴互联网金融的理论认为,贷款不需要抵押物,而根据其行为数据。农村金融改革的突破点也在于此。
 
  在他看来,未来改革还需遵循五项基本原则,包括:改革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要提高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金融对外开放水平;改进金融监管。
 
  文章来源:经济网-中国经济周刊

 
导航大图
导语
标题一
标题二
标题三
人物档案
标题二图片(仅选择k属性有用)
人物档案小图(仅k属性有用)
责任编辑
标题四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谢平:互联网金融的今天和明天
下一篇:下一篇:谢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足

公司简介|联系我们|诚聘英才|合作专区|建议与投诉|资质证明
Copyright (C) 高顿网校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38153号-1

金牌名师 高通过率 全景课堂 高清实录 课程保障 先听后买 学习工具 无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