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对于银行风险管理部门工作6年的老资历而言,报考FRM对她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是为了自我提升,还是调节心态?
考取FRM证书,对于之后的工作道路又有什么改变?
跟随小编,来听听高顿学员亲述报考FRM的心路历程。
我是高顿FRM二班的学员,贾晓蕾。作为财经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我在银行风险管理部工作了整整6年,才在因缘巧合之下得知了FRM考试的存在。当时我心想,在风险管理部门工作了那么久,也应该考个相关证书,让自己充充电了。6年的工作让我对这个岗位产生了一些倦怠感,适当的调节在这个节骨眼上显得十分必要。
感受:时难时易,保持心态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体会犹如过山车,忽上忽下。有时候遇到自己能掌握的就觉得很简单、很轻松,而如果碰到那些不太能理解和驾驭的知识点,则会感慨太难。这种心态的变化贯穿了我整个FRM培训到考试的过程,从一开始的焦虑到后来的慢慢接纳,整个过程中我始终在和自己“交流”。
相较于那些刚入职的新人或者学生们而言,6年的工作经验让我更加能调整自己的情绪,哪怕心情跌到低谷,也能很快复原。其实FRM考试并没有多难,知识点都在书里、笔记里和老师的讲解里,多用心了自然就能熟能生巧,进而领悟。反倒是一个良好的心态,对学习和考试都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我建议后续的考友们尽可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情,不要被知识点和考题的难易影响自己。
效果:工作的强心剂,提升知识架构
就我自己的体验而言,从FRM证书和考试本身出发,其实它能给我带来的职场变化并不大。我并没有如那些故事里写的那样突然得到了重用或者涨了工资、升了职位、成了精英中的精英、走上人生巅峰。
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这一段学习的时光首先调剂了我倦怠和麻木的职业生涯,再者为提升了自己在专业方面的知识体系架构。
一份工作做了六年,就好像一道美味的菜肴连续吃了一个月——总要腻味的。而FRM培训就像是一种注意力的转移,让我投入到了学习的过程中,看着板书、记着笔记、做着习题,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整个人都被灌注了新鲜的氧气。也因此,我对工作又重新积极了起来,连专注力都在连续的学习中提高了不少,加之通过系统完整的学习之后,对风险管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论认识,清晰的架构让我的工作效率随之提升。
这种潜移默化的宏观影响与改变,令我觉得FRM培训的价值不只是一张证书那么简单。
网课:碎片时间的福音
在考完之后我依旧要推荐一下高顿的网课,这对上班族来说实在是便捷极了。它高清的画面、实体的情景,配合老师清晰的讲授,结合安排合理的课程,让我一路从基础课、复习课到习题课,就好像是上学一样,一步一步跟着老师的节奏进行,然后坚持就是胜利。
我感觉自己原本被工作划碎的时间都被拼凑起来了,变得格外的有意义、有成效。
自认为我所能分享的经验并不多,学习、考试,高顿的老师们都能给出许多有效又合理合适的建议,我做的事情就是:1.选择了高顿网校;2.按照课程安排学习;3.调整心态,坚持下去。如果你也能如此,那么这份成功也会属于你。
|
导航大图 | |
责任编辑 | |
导语 | |
大标题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标题四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FRM考试:使用官方指定计算机
下一篇:下一篇:【扫盲】金融风险类证书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