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2014年11月16日第十六届高交会论坛上,发布了自2009年10月“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实施以来首份《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年度报告(2014)》。证监会[微博]私募基金监管部主任陈自强在会上指出,新兴产业创投计划,需要大力发展私募基金,支持创新型产业成长,满足中小型企业资金需求,证监会也将大力支持创投基金投资早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完善相应基金退出机制改革。
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底,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基金数量达到141只,参股基金承诺出资额为388.9亿元,引导带动地方政府、社会资本等投入637.1亿元。基金覆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技术服务业务等领域。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行业基金数量占比50%。
陈自强在会上指出,新兴产业创投计划的实施,需要大力发展创投基金,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改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失衡,防范金融风险。市场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上半年,创投基金管理机构将近4500家,管理规模达到1.5万亿元。但是,战略性产业投资在初创期的投资金额仅为25%,而美国相应早期投资比例为72%,另外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投资比例不足50%。
对此,陈自强表示,证监会将会通过完善财税政策,引导创投基金投向早期和战略性产业,并将完善创业投资的退出机制,推动机构间市场建设,允许创投基金通过机构间市场退出,也支持创投基金通过并购以及新三板等渠道实现投资退出。与之相比,报告显示2010-2013年,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基金80%的投资案例为初创期、早中期阶段。而截止2013年末,56.8%的单笔投规模小于2000万元,在单笔投资案例数量中占比*5。
据介绍,2009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启动了新兴产业创投计划,由中央财政引导资金与地方财政资金、社会资金等,共同设立创业投资基金。财政部副部长刘昆在报告中指出,以股权投资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式,一方面,发挥了财政资金数倍的杠杆放大效果,另一方面,政府部门政策意图通过事先的约定来体现,不干预参股基金的具体投资,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资源集聚态势,提升产业活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
导航大图 | |
导语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人物档案 | |
标题二图片(仅选择k属性有用) | |
人物档案小图(仅k属性有用) | |
责任编辑 | |
标题四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陈自强:证券行业研究机构应重视政策研究
下一篇:下一篇:证券业协会陈自强:完善证券行业人才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