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随着2014年我国人均GDP预计将达7000-8000美元,寿险需求有望进入‘井喷’阶段。”2014年10月16日,黄洪在上海出席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办的“2014中国寿险业十月峰会”时表示。
面对参加峰会的各家寿险公司的高管,黄洪在题为《中国寿险业的红利与未来》的主旨演讲中,从制度、政策、市场、改革4个方面分析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给寿险业创造的四大红利,强调全行业都要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提高把握红利的能力,最终把优势和潜能转化为寿险业发展成果,创造寿险业新的未来。
黄洪指出,中国是全球*10以政府高级别文件的形式来促进保险业发展的国家,这将有利于明确寿险业在经济社会全局中的定位,形成制度红利,提升发展动力。同时,行业自身也要努力,在经济发展、民生建设、金融变革3个方面分别发挥生力军、倍增器和支柱者的作用。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寿险业与国家政策的关联度高,政策对寿险的需求弹性影响大。《若干意见》对保险业提出的一整套支持政策中,主要涉及寿险业,且税收优惠政策同时涵盖了养老险和健康险两大领域。对此,黄洪认为,《若干意见》明确了保险业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放宽了寿险业的准入限制,通过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了相关险种的成本,同时在土地和信息共享等方面给予了配套政策,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这些支持政策有利于寿险业减少发展制约因素,形成政策红利,增强竞争能力。
黄洪指出,《若干意见》深入贯彻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充分体现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精神,为保险这一市场机制在经济社会事务中发挥作用创造了新的机遇。这有利于寿险业发挥效率优势,形成市场红利,扩大有效需求。
“国际经验表明,一国人均GDP达到8000-1万美元,寿险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今年,我国人均GDP预计将达7000-8000美元。市场对寿险的需求正在有效扩大,能否把握好《若干意见》给我们带来的市场红利,关键还在于自身。”黄洪强调,寿险业一是要发挥保险资金独特优势,在支持实体经济上实现规模更大、链条更短、效率更高,为减少社会资金“空转”现象作贡献;二是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健康、养老等公共服务,减轻财政压力;三是要强化“全产业链”意识,积极整合行业内外资源,主动参与健康、养老等产业链条建设,扩大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医疗费用管控、养老护理等服务,增强行业在经济社会事务中的话语权。
黄洪认为,《若干意见》不仅体现了将保险纳入国家改革大局的精神,也提出了一系列推进保险业自身改革的重大举措,这将有利于寿险业实现“帕累托改进”,形成改革红利,增加有效供给。寿险业应当抓住时机,加快推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商业模式的改革,发挥寿险“风险保障+财富管理”双轮驱动优势,努力实现在金融业竞争中的弯道超车。
黄洪还透露,继去年普通寿险的费率改革推开之后,保监会很快将启动第二步万能险的费率改革,之后将启动第三步分红险的费率改革,力争在2015年实现人身险费率的全面市场化。
来源:中国保险报
|
导航大图 | |
导语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人物档案 | |
标题二图片(仅选择k属性有用) | |
人物档案小图(仅k属性有用) | |
责任编辑 | |
标题四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黄洪:保险公估将大有用武之地
下一篇:下一篇:黄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