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

      登录/注册

登录

合作账户登录: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朱皋鸣:中国企业海外融资常被忽悠

发布时间:2017-11-03 15:32    来源:高顿网校 我要发言   [字号: ]

正文
  “中国企业在海外融资时,往往在融资结构和融资工具的选择上有问题,有时候也可能是给境外银行忽悠了。包括中信泰富在澳洲的对冲出现了风险,都是在结构安排上离自己的实际需求有差距产生的。”3月19日,朱皋鸣在上海表示。
 
  去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6128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全年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4.1%。加上境外利润再投资及第三地投资,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达到1400亿美元。预计未来10年内,这一数字将达到1.25-2万亿美金。
 
  江泰国际合作联盟主席沈开涛认为,巨额的钱投向海外换来了巨大的市场和商机,然而“由于很多中国企业对于海外投资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缺乏了解,基本上没有风险管控的意识和手段,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中国有两万多家企业在海外投资,到目前为止50%以上是亏损的,只有不到10%是盈利的。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沈开涛说。
 
  仅去年下半年,就有中国在斯里兰卡和希腊等地投资的多个项目被叫停,均与所在国家的首脑换届有关,这些被叫停的项目达几十亿美金。“对于中国投资海外的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缺乏适应走出去的国际化人才和团体,缺少金融、保险、信息、法律、税务等必要的专业能力准备,导致在海外损失概率更高。”
 
  朱皋鸣认为,首先在融资风险上,中国企业就要做好充分准备。“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覆盖150多个,而中国的银行在境外投资的国家只有50多个。这就产生了区域错位,很多中国的企业出去投资时没有中国的银行可以选。”这时,中国企业就需要选择境外的银行进行融资,彼此的不熟悉、不信任增加了融资难度。
 
  反过来,中国的银行在境外的服务能力也普遍较弱,擅长做传统的“存贷汇”,并不一定能提供帮助企业境外投资的多元化融资产品。出海企业需要选择有更高杠杆率、更多风险对冲措施的融资产品。
 
  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的银行在海外的人民币贷款虽然独立,但是仍按规模并入境内。由于中国的银行在境外借人民币给企业时得到的利差小、风险大,中国的银行更愿意在境内借人民币给企业,这再度增加了境外借钱的难度。
 
  在朱皋鸣看来,海外并购所需的资金量*5,而中国很多企业在并购上并没有很强的风险防范意识。“企业在并购的时候,觉得自己有很多钱,出去拿了个项目,但是拿完项目发现需要投更多的钱。比较典型的是若干年前的TCL,觉得有很多钱,但是后面的资金量跟不上。”
 
  “这么多年在银行工作的经验来看,很少有一个企业是因为审慎(规模)做得小而倒了。大部分都是因为觉得有钱、能赚钱、能花钱,把企业规模做大了,结果倒了。境外投资也是一样,要防止过度扩张、防止过度融资。”朱皋鸣说。

 
导航大图
导语
标题一
标题二
标题三
人物档案
标题二图片(仅选择k属性有用)
人物档案小图(仅k属性有用)
责任编辑
标题四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朱皋鸣来东台调研
下一篇:下一篇:朱皋鸣:银行应为企业走出去增加金融供给

公司简介|联系我们|诚聘英才|合作专区|建议与投诉|资质证明
Copyright (C) 高顿网校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38153号-1

金牌名师 高通过率 全景课堂 高清实录 课程保障 先听后买 学习工具 无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