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

      登录/注册

登录

合作账户登录: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宋立:部门主导的改革没有出路

发布时间:2017-11-07 09:05    来源:高顿网校 我要发言   [字号: ]

正文
  2013年1月12 日,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十八大后的转型与改革"改革形势分析会在京举行。高尚全,彭森,郑新立,张军扩,以及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改革基金会、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机构的官员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改院院长迟福林教授主持。
 
  十八大后的转型与改革专题
 
  与会专家学者就十八后转型与改革的突出特点、重大任务、路线图与时间表以及改革的顶层设计、统筹策略与协调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以下是宋立的发言:
 
  我简单讲三个观点。9点是为什么要改革?需要赋予改革什么使命?当初启动改革是因为不改革活不下去了,后来改革是为了健全体制机制,除此之外,当时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拨乱反正。现在改革面临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新一轮改革或者说下一步改革为了不能只是为了完善体制机制、为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还得考虑社会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风气提振,要不然我们社会面向下走的压力太大。
 
  第二点是关于改革目标与思路,目前有三种思路可供选择,9种思路是目标导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么要求就怎么改,可以作为长期改革目标,但这有一个问题,不容易突出重点,有可能变成为改革而改革了。第二种思路是协调或者“短板”导向,从整体协调改革角度来看,哪方面改革比较弱(短板)就改哪方面,但改革薄弱的方面可能条条框框比较多,之所以薄弱是限制条件太多了,硬去突破不大现实。可以作为一个中期改革思路,难以作为近期改革思路。第三种思路就是问题导向,我们哪里问题突出就从哪里改。这样容易找到突破口,容易凝聚改革共识。在经济方面,以往改革主要是解放人,调度人的积极性,发挥人力资源和人口红利作用,现在人口红利递减了,需要创新红利来推动,因此,下一步改革需要围绕经济发展新动力,以创新机制构建为主线来推动经济改革。社会改革主要是促进公平正义,政治体制改革要从行政体制改革做起,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其他改革难以推进。
 
  第三个观点,下一步改革需要特别发挥作用的几个方面。部门主导的改革没有出路了,部门既是改革的对象,又是改革的设计者,往往导致出台的改革措施是选择性,不一定是对国家*3的改革,而是对部门最有利的改革。所以新一轮的改革,不能过度依靠政府部门,特别要强调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加强党对改革的[*{a}*],二是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这两个方面已经谈得比较多了 ,所以我主要强调第三个方面,即注意发挥第三方力量的作用,包括智库的作用,包括社会组织的作用,尤其是智库在改革方案研究设计中的作用。
 
  小编寄语: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9步。

 
导航大图
导语
标题一
标题二
标题三
人物档案
标题二图片(仅选择k属性有用)
人物档案小图(仅k属性有用)
责任编辑
标题四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宋立:如何做好创业投资这篇大文章
下一篇:下一篇:宋立解析渐进化的消费主导与收入分配调整

公司简介|联系我们|诚聘英才|合作专区|建议与投诉|资质证明
Copyright (C) 高顿网校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38153号-1

金牌名师 高通过率 全景课堂 高清实录 课程保障 先听后买 学习工具 无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