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随着内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会计专业的要求也有所提升,而香港市场则已逐渐饱和,香港会计师行开始密谋北上,不少更已踏足内地主要城市。但如今除了少数“大行”可以在内地开业之外,其他中小企会计师行都要另谋对策,更打算合力在内地设立“一站式服务站”,共谋发展机会。
立法会会计界议员李家祥及香港会计师公会会长黄德伟都表示,内地已经成为香港会计师必将开拓的市场,无论是大、中、小会计师行都磨拳擦掌。但内地门槛尚高,要跨越并不容易,而在非公平竞争的局面下,只有数间“大行”能够打开困局。即使中国入世将逐渐开放门户,速度也仍然太慢。加上中小型的会计师行资源不足,要进入内地市场更加困难。黄德伟表示,香港如今的焦点集中在珠三角身上,只要打开此区缺口,商机已是无限。
内地主要城市设点
李家祥透露,目前业界正建议,在内地主要城市点,例如上海、广州等地,建立支援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等于建立前哨站,一方面让内地企业了解香港会计师的运作模式,也帮助内地业界了解香港企业。
构思中的服务中心,会由几家会计师行合作,共同摊分租用场地、聘请一般文员和秘书等的费用,再轮流分派会计师驻守当地“接单”。李家祥认为,这种类似“皮包公司”的运作模式,有助一些没有能力在内地开设分店的会计师行,以较低廉的成本、租金开拓内地市场。
李家祥指出,他已经约了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马时亨和工商及科技局局长唐英年在九月十日重开会议,希望政府能协助业界加快北上步伐。
交换资料互相协助
黄德伟则表示,要直接进入市场虽不容易,也可以另辟蹊径,包括“合营模式”和“交换合伙人”等。加上一些已与内地会计师行建立良好联系的香港会计师行,也会彼此交换资料及互相提供协助。
黄德伟认为,目前在内地做事的香港会计师已有过千人,但大多是随港资北移而北上就业。他强调,经济虽然差,但因此而北上的会计师并不多。
他又重申,刚毕业的会计师并没有竞争优势,也不适合直接往内地就业,但一些中年具国际会计经验的会计师,却是内地急需的人才,如果他们愿意作出“牺牲”,便应及早北上,如待内地追上香港水平时再行动,便已错失良机。(
小编寄语: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
导航大图 | |
导语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人物档案 | |
标题二图片(仅选择k属性有用) | |
人物档案小图(仅k属性有用) | |
责任编辑 | |
标题四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李家祥应邀到内地、香港共绘会计发展蓝图
下一篇:下一篇:李家祥解析内地企业使香港会计业再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