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据2月11日《人民日报》,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黄锟撰文指出,当前不少地区提出率先或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并以行政区为单位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开展监测考评,采取这种做法的初衷是好的,但方法未免简单,容易产生副作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便于细化分解、分项考核而又操作简单、可以短期见效的目标任务,地方各级政府普遍具有较高的积极性,重视过度,以致出现层层加码的现象。导致全面小康目标任务层层分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理念上看,这种做法未能从全国层面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目标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整体目标。这一整体目标是基于对我国国情科学把握提出的一个全局性目标体系,而不是各地目标的简单加总。各地应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允许存在差异和侧重。从实现条件看,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的做法没有充分考虑各地的具体情况和功能定位。资源环境禀赋不同、产业结构不同、社会文化差异等因素决定了各地发展水平和要求不同,反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就是建设的目标、重点、措施必然存在差别。从根本上说,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的做法是由片面政绩观和不合理的考核体系造成的。
文章来源:宁夏日报
|
导航大图 | |
导语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人物档案 | |
标题二图片(仅选择k属性有用) | |
人物档案小图(仅k属性有用) | |
责任编辑 | |
标题四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茂县以强投资强产业为全面小康“解码”
下一篇:下一篇:去年全州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达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