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近期,中央银行为稳定增长预期,适时积极微调货币政策,这使得年底国内资本市场有望再次爆发信贷冲动,而房地产行业严苛的信贷环境也有望得到改善。
就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近日做客中国经济网《经济热点面对面》栏目时表示,央行实施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等政策是为了应对经济增速逐步回落的形势,保持货币供给的稳定,这对房地产将非常有利,但房地产问题不能简单地放在经济增长速度之下,呼吁加强房地产调控。
曹建海表示, 5月18日,央行在今年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实行这项宽松货币政策是为了应对经济增长的增速逐步回落的形势,为了保持货币供给的稳定而采取了这项措施,这对房地产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曹建海认为,根据央行一季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开发商一季度的融资规模比较看出,房地产吸收的社会融资规模占了全社会的41.8%,这个庞大的数字意味着,一旦放松了存款准备金率,就将资金释放到了社会上。但是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中,中小微企业根本得不到因货币政策放松而释放出来的巨量贷款,大量的资金还是融入到了房地产市场,并刺激房地产市场。
曹建海谈到,虽然为了保增长,我们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微调,但是房地产问题不能简单地放在经济增长速度之下。“我们呼吁中央政策要坚持房地产调控的不动摇,保持房地产政策的持续性。这样像任志强所呼吁的上涨、反弹就有可能不会再出现了,未来出现大幅度暴跌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曹建海说。
|
导航大图 | |
导语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人物档案 | |
标题二图片(仅选择k属性有用) | |
人物档案小图(仅k属性有用) | |
责任编辑 | |
标题四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政府可通过降低房价来刺激消费
下一篇:下一篇:经济放缓或使房价失去上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