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目前校园里的野猫越来越多,由于野猫缺乏管理,没有定期接种疫苗、消毒、杀虫,其身上可能携带有大量细菌、病毒,极易传播各种传染病。猫常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有:狂犬病、猫抓病、弓形虫病等。
一、疾病概述
1、狂犬病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潜伏期最短10天,多数30~60天,长者1~5年。传染源主要为病犬、其次为病猫及病狼等。传播途径是通过动物咬伤或通过患病动物唾液沾染破损皮肤而感染。本病病死率极高,几达100﹪。
2、猫抓病
猫抓病是由汉塞巴尔通体经猫抓、咬人体后侵入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猫的抓伤和咬伤而感染,也可通过跳蚤叮咬传播。猫抓病在全球每年都有流行,其病原体主要通过猫等家畜的接触或抓、咬破皮肤感染人体。患者发病时可出现淋巴结肿大及发热症状。典型临床特征为原发性皮肤损害、淋巴结肿大,一般为良性自限性。但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全身性损害,如肉芽肿性肝炎、肝脾肿大、神经炎及脑膜脑炎等。整个病程1~4个月。
3、弓形虫病
本病是由弓形体原虫所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弓形虫是细胞内寄生虫。寄生于细胞内,随血液流动,到达全身各部位,破坏大脑、心脏、眼底,致使人的免疫力下降,患各种疾病。弓形虫通过猫粪传播。猫粪的弓形虫卵囊有很强的传染性,它可通过空气、手或苍蝇、蟑螂污染食物。
人主要由于饮用猫科动物带有弓形体囊合子的粪便污染的水,或食入未煮熟的带有包囊的猪、牛、羊、兔肉而受染。猫的痰和唾液内也有弓形虫,当儿童与猫逗玩时,手上、脸上被猫舔到,便可传染;而抱着猫睡觉的儿童,更是容易诱发生殖系统的传染病。
免疫功能减低的孕期妇女受染后,原虫可通过胎盘而感染胎儿,引起死产、早产和先天性弓形体病。国内妇产科医生呼吁:孕妇要远离猫、狗!现在这种忠告已经面向所有女孩子的家庭:为了您宝宝将来的幸福,不要养猫、狗,且不要与猫、狗密切接触。
二、被猫抓、咬伤后的处理措施
被猫抓伤后应马上用肥皂水彻底清洗被咬部位,并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注射狂犬病等疫苗或到疾控中心注射狂犬病等疫苗。
被猫抓、咬伤后,无论是否出血,都应注射狂犬病疫苗。即使看不到有皮肤损伤,但在皮肤上留有牙印痕迹,也不能麻痹大意,实际上牙印就意味着肉眼难以觉察的皮肤损伤,在这种情况下,狂犬病毒就有可能顺着牙印侵入人体,也应注射狂犬病疫苗。
三、预防措施:
1、建议大家远离野猫
野猫非常可爱,尤其是刚出世的野猫宝宝更加惹人喜欢,但就是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身上携带有大量细菌、病毒,建议不要与野猫接触,不要逗玩、喂食野猫,不要接触野猫的唾液、粪便。
2、不要接触野猫等动物的尸体。
3、积极开展卫生运动,保护环境卫生清洁,特别注意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或未烧开的水,保证饮用符合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水。
4、食品储存要严格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5、不吃未熟透的动物制品。
名人名言: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
|
导航大图 | |
责任编辑 | |
导语 | |
大标题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标题四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2014年苏州大学·苏州市总工会录取考生名单公示
下一篇:下一篇:苏州大学的校[*{a}*]致辞